原標題:山東媒體披露開發區改革細節:人員薪酬不超同條件機關的2倍

  日前,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在濟南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大眾日報》在會議報道中提及,全會強調,要堅持正確改革方向,鼓勵探索創新、先行先試,推動開發區聚焦經濟發展、雙招雙引、科技創新、改革開放等主責主業,加快建立更加精簡高效的管理體制、更加靈活實用的開發運營機制、更加激勵競爭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更加系統集成的政策支持體系,把開發區打造成為科技創新的引領區、深化改革的試驗區、對外開放的先行區、新舊動能轉換的集聚區、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

  這意味著,管理體制、運營機制、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將是山東此次開發區改革的重點。

  《大眾日報》在另一篇題為《去行政化,讓開發區“活起來”》的報道中披露了山東此次開發區改革諸多細節。

  該報道稱,山東省委編辦主任劉維寅指出,意見吹響了該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一是推動職能配置實現“兩剝離、一加強”,即剝離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剝離開發運營職能,加強落實發展規劃、推動政策落地、協調服務企業、促進產業發展等經濟管理職能;二是在機構設置上突出精簡高效,建立更加符合開發區發展需要的組織架構,讓開發區聚焦主業、“輕裝上陣”。

  在山東省政協副主席韓金峰看來,(意見)從剝離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到整合歸并內設機構等,目的都在于打破多年來的慣常運作模式,讓開發區集中精力主攻高質量發展。

  該報道還透露,意見不搞“一刀切”,對一些重要問題只做方向性、原則性指導,這點讓威海市委書記王魯明印象十分深刻,“瘦身強體是規定動作,但具體怎么做,給各個開發區留有很大靈活性與回旋余地,具體操作方法上也是如此。”

  山東省財政廳廳長劉興云注意到,這次開發區改革,還明確提出創新財稅政策的若干舉措,重點是實施開發區稅收增量和土地收入返還政策,加快形成開發區發展越快、質量越高,得實惠越多的財稅利益分配格局,充分調動開發區建設發展的積極性。

  莒縣縣委書記孟青則透露,山東省聚焦開發區主責主業,回歸本位,推行“管委會+”等多種形式的管理體制,并提出了一系列新舉措、新要求,其中很多措施在全國屬于首創性改革。

  在人事制度方面,上述報道稱,山東省將圍繞“干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待遇能高能低”,探索建立激勵競爭的干部人事制度。山東省將推行全員崗位聘任制、末位淘汰制,建立“以實績論英雄”“憑能力定崗位”的管理機制。

  在薪酬制度方面,山東省提出開發區薪酬總額與經濟發展、稅收增長、輻射帶動作用等掛鉤,一般按不超過當地同條件機關工作人員收入的2倍來掌握;對特聘的高層次管理人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實行特崗特薪。

  對此,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評價說,“2倍,對比全國各地開發區1.5倍左右的標準,我們的步子不小。不過具體落實中薪酬要跟績效掛鉤,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能變成普漲工資,這樣才能真正調動人的積極性。”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