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劉亮/攝)發布會現場(劉亮/攝)

  央視網消息:7月16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省(區、市)系列新聞發布會,聚焦新中國成立70年來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山東省委書記、山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家義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齊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步建立起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生產總值由1952年的43.8億元提升到2018年的7.65萬億元。一、二、三次產業比例由1952年的67.4:16.6:16調整為2018年的6.5:44:49.5。山東以全國1.6%的土地,創造了全國8.5%的經濟總量、9.5%的工業增加值和8.3%的農業產值。

  劉家義介紹,山東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確定了“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總體部署。

  “十三五”以來累計壓減粗鋼產能1152萬噸、煤炭產能3577萬噸,關停電解鋁違規產能321萬噸。著力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五大新興產業,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近兩年平均增速分別達9.3%、10.3%。實施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海洋生產總值由1991年的不足200億元增長到1.55萬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比重提升到20.27%。加快醫養結合示范省建設,推進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建設。實施省級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平臺等建設,省級以上高新區由1992年的5家發展到20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選擇10個縣、100個鄉鎮、1000個村實施“十百千”示范創建工程,開展美麗村居建設4大風貌區、10條風貌帶、300個示范村 “四一三”行動,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劉家義指出,山東全省新動能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6年的39%提高到去年的48%,“四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6年的20.7%提高到去年的25%左右,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

  來源: 央視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