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的樓外墻瓷磚出現了不同面積的脫落情況。小區的樓外墻瓷磚出現了不同面積的脫落情況。

  日前,市民張先生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反映,自己家住天橋區嘉匯環球廣場小區,小區里多座樓的外墻瓷磚大面積脫落,成為懸在居民頭上的安全隱患。居民也盼著能盡快解決,可是好幾年過去了,都沒有動靜。

  居民:

  孩子正在樓下玩兒

  樓上掉下一塊水泥塊

  日前,記者來到嘉匯環球廣場小區,一進門便看到小區的樓外墻瓷磚出現了不同面積的脫落情況,脫落的部位露出了水泥,讓墻面顯得十分斑駁。而且可以看出有部分面積的瓷磚已經空鼓出來,隨時都有墜落的風險。

  據了解,該小區由A、B、C、D四棟公寓和1號、2號兩棟住宅樓組成,目前四個公寓的南側外墻和兩座住宅樓的整體墻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脫落空鼓現象。

  “太危險了,出來乘涼只能離得遠遠的,天天心驚膽戰的。”居民王先生說,“去年就差一點出事,有兩個孩子在樓下玩球,樓上陽臺處掉下來一塊用來粘貼瓷磚的水泥塊,差點就砸到孩子。”

  瓷磚的掉落在小區里也留下了一些痕跡。記者現場發現,小區一號樓二單元門前的擋風玻璃已經被瓷磚砸碎。“這種現象可不是一天兩天了,起碼得有四五年了。”居民張先生告訴記者,這么多年了一直沒有人來維修。 

  物業:

  開發商遺留問題

  維修資金不足是主因

  墻上的瓷磚已成隱患,為何遲遲沒修?負責小區物業管理的濟南天寶益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是從2015年進駐小區進行管理的。這一小區建于2006年,當時樓體外墻是用瓷磚鋪設的,時間久了,出現脫落是正常現象,他們剛剛接手小區的時候,就已經出現這個問題。

  “墻體隨時都有墜落的危險,這么多年為什么遲遲沒有解決?”當記者進一步詢問的時候,物業工作人員也直叫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是不能修,關鍵是錢誰來出。”該工作人員表示,小區已經建了十多年,房屋早已過了質保期不說,就連開發商也早就注銷了。因此就需要申請使用居民的維修資金進行維修,而維修外墻又不是個小數目,如果只修補破損的部分預計就得花170多萬元。要是把幾棟樓的外墻全部重新處理一遍,則要更多。而小區目前只有51.4%的居民繳納了維修資金,另外48.6%的居民沒有繳納這筆錢,這就造成了資金空缺。

  據物業工作人員說,維修資金之所以出現這么大的空缺,是開發商的歷史遺留問題。開發商當時建設小區的時候,在原有12層基礎的時候,在每棟樓上違章加蓋了兩層,成為現在14層的規模,而這兩層的業主至今仍然沒有辦下房產證,因此就沒有繳納維修資金。另一方面,該小區公寓部分的一至三樓為商場,這部分住戶也沒有房產證,沒有繳納維修資金。

  業委會:

  多聽取居民意見

  下周還會開座談會

  “我們目前有兩種解決方案。第一種是先申請使用維修基金,剩下的空缺由沒有交納維修資金的用戶分攤。另一種方案是不申請使用維修資金,維修所用數額由全體住戶均攤。”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而兩種方案分攤在居民身上的錢都不是小數目,“我們也在制定方案上報給上級部門,希望政府可以出資為居民減輕點負擔。”

  雖然瓷磚掉落十分危險,但是居民對維修資金的使用態度也不一致。據小區業委會的鐘先生介紹,業主們的意見難以一致,修還是不修,用不用維修資金修都是業主們糾結的焦點問題。“業主委員會近期還會挨家挨戶進行走訪,和物業部門共同完善解決方案,給居民一個滿意的答復。”

  同時,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針對此問題,小區居委會下周將聯合物業部門和業委會,召開業主座談會,進一步聽取居民的意見,尋求解決方案。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