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書只借出一次,就被“開天窗” 暑假才幾天省圖書籍污損現象嚴重

被“開天窗”的圖書。被“開天窗”的圖書。

  暑假到了,山東省圖書館也和往年暑假一樣,一大早就來了許多人,相比平時顯得有些擁擠。但對于山東省圖書館中文外借部的小棟來說,他遇到了去年9月份入職以來最郁悶的一天。

  唯一借書人家長

  稱不負責全部賠償

  7月7號,同事小帥收書時發現《給我看你的手賬吧!》這本書被“開天窗”了,他立刻將書籍登記在污損書籍登記表上,并查詢借閱記錄,聯系了借書人。11日,借書讀者的家長來了,小棟負責與其溝通。

  原本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書已經被剪得殘破不堪,不能上架借閱了,才到圖書館中文外借部工作5個月的小棟感到十分可惜。借書人的爸爸說,這本書孩子借回來時已經被剪了,自己的孩子只是剪了兩張,不負責全部賠償。可是,明明工作人員翻閱借閱記錄時發現這本書到架后這位讀者是唯一借出的人。但是孩子爸爸不承認,怎么辦呢?小棟又感到了迷茫。他大學畢業通過招考來到山東省圖書館工作,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小棟有限的人生經驗里,公共規則是為了保障大家的權益,每個人都有遵守的義務,公共圖書館亦是。不能損壞書籍是規則,損壞后根據程度賠償也是規則,小棟不明白,為什么有人非要破壞規則。

  每月都會發現

  十本左右污損書籍

  小瑩在山東省圖書館中文外借部工作已經5年多了,小棟的迷茫她也經歷過,而且至今不能坦然面對不遵守圖書館規則的行為。小瑩說,像這種損害嚴重的書籍并不在少數,她打開一個書柜給大家看,里面都是近期污損不能上架的書籍。

  已經工作多年的小紀解釋,每月他們都會不定期檢查書架頂部兩次,每次都能發現十本左右的污損書籍。書柜里除了像這樣被“開天窗”的,還有的布滿劃痕,有的滲透了茶水、咖啡、可樂等水漬。

  同是中文外借部的小王說,除了小部分刻意行為,他相信大部分污損都是不小心弄的,畢竟平時誰都難免有毛手毛腳的時候,他能理解。通常這部分讀者也會主動向工作人員解釋,及時按規則繳納費用,即使一部分讀者不主動與工作人員溝通,工作人員主動交流后,大多數人也會按要求賠償。但是也有少部分讀者既不主動反映,工作人員主動交流時也表現得很不耐煩,這樣的讀者是大家都頭疼的。

  暑假期間,山東省圖書館人流量激增,圖書的借還頻率也比平時高許多,一些小說類書籍一周就會被借還兩三次。如果讀者不愛護書籍,不遵守規則,不僅加大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在處理污損書籍的過程中會影響其他讀者的借閱。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