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垃圾分類:青島還有多少“路”要走? 推廣十余年 成效顯現的背后難掩諸多問題

占美麗正在垃圾填埋場工作。占美麗正在垃圾填埋場工作。
小澗西垃圾綜合處理園區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二期,垃圾轉運車正在傾倒垃圾。小澗西垃圾綜合處理園區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二期,垃圾轉運車正在傾倒垃圾。
垃圾分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垃圾分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7月8日,山東省住建廳網站發布《關于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通知》提出年內所有設區市全面啟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7月1日,上海出臺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住建部表示,到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青島位列其中。

  那青島目前的垃圾生產量、垃圾處理能力以及垃圾分類基礎如何呢?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訪了島城的主要垃圾處理廠、垃圾轉運站以及部分小區的垃圾集散點,探尋青島與垃圾分類的距離究竟還有多遠。

  探 訪

  主城區“日產”垃圾5000余噸

  7月3日,記者來到位于高新區的青島市小澗西垃圾綜合處理園區,這里是青島最大的生活垃圾處理園區,擁有垃圾填埋、垃圾焚燒、垃圾堆肥等多種垃圾處理方式。全市包括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城陽部分區域在內的主城區,每天產生的5000余噸生活垃圾都運往這里,夏季高峰期每天可達6000至7000噸。

  在園區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記者見到了在垃圾處理終端工作了17年的占美麗。她目前是青島水務固體廢棄物處置有限責任公司小澗西固廢綜合處置場黨支部書記、總工程師。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上,遠處是用黑色塑料膜覆蓋的一望無際的垃圾山,旁邊成堆混合著瓜果紙屑塑料的垃圾正從一輛輛垃圾車里傾瀉下來,轟隆隆的推土機將剛剛卸載的垃圾推平壓實。

  據占美麗介紹,目前全市主城區的大部分垃圾都在這里進行填埋。目前全市尚未全面實行垃圾分類,所以,后端收集來的垃圾都是混合在一起的。記者在垃圾填埋廠看到,現場的垃圾有紙杯、衛生紙、尿不濕、瓜果皮等等,我們日常所能見到的垃圾種類這里都有。

  用地緊張,填埋向焚燒轉型

  此時,占美麗所站的位置是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二期工程,從2017年底開始填埋,目前填埋垃圾量200多萬噸,記者在現場看到,垃圾已經占據二期的大部分區域。

  在二期工程的旁邊,是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一期工程,2017年底已經滿容封場。這是一座高54米、綠化很好的山,周圍還環繞著修葺一新的環山公路。登上山頂,東側隱約能看到嶗山,北側遙望膠東國際機場,西側是機場高速,南側則是桃源河,如果不是占美麗介紹,記者還以為這是一座景觀山。但實際上,記者腳底下踩著的是一座龐大的垃圾山,它是2002年至2017年,青島市主城區產生的1400萬噸垃圾,體積達710萬立方米。

  在占美麗工作的17年間,她也深刻感受到全市的垃圾生產量在逐年增加,“最初小澗西整個處理園每天接收的垃圾量在每天3000噸左右,現在每天在5000噸左右?!彼榻B,旅游旺季時垃圾會更多。據統計,在青島,平均每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約1.2公斤。2017年青島市全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為324萬噸,每日產生的垃圾達9300余噸,而2017年全市的糧食總產量是296.9萬噸。

  占美麗介紹,青島小澗西填埋場日處理5000余噸,承擔量已經很重,為此,青島市正在加大力度建設更多的焚燒廠來解決垃圾存量問題。由于垃圾量的增加,一期工程比預計的提早滿容封場。

  垃圾填埋用地的緊張,也推動垃圾處理方式的轉型。據了解,今年2月,青島市印發《青島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規劃》(征求意見稿)。目前,青島全市共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1座,主要分布在城陽、西海岸新區、即墨、膠州、平度、萊西等6個區市,總處理能力9945噸/日,其中,焚燒發電處理能力約占三分之一。規劃到2020年,新增4處垃圾焚燒項目,全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規模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86%;2030年再新增4處垃圾焚燒項目,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全量焚燒,屆時日處理量達13800噸。

  小澗西垃圾焚燒發電二期就在2020年新增的4處焚燒項目之中。目前小澗西垃圾綜合處理園區每天焚燒處理的垃圾約2000噸,填埋處理的約3500噸。隨著焚燒二期馬上投產,將來生活垃圾的焚燒占比量會增大。

  17年間,垃圾處理方式兩度變遷

  在占美麗工作的這17年間,也見證了青島垃圾處理的變遷,“2002年,當時只有垃圾填埋處置方式,到了2009年園區建成了垃圾堆肥廠,再到2012年,園區新增垃圾焚燒發電廠。”她向記者介紹,焚燒廠會產生飛灰和爐渣,焚燒爐渣可進入填埋場填埋,或者作為建筑材料重復利用;焚燒飛灰固化后,進入填埋場填埋;此外焚燒廠會進行定期檢修,檢修期間要停產,停產期間填埋場作為托底,生活垃圾進入填埋場填埋處置。堆肥廠產生的不適宜堆肥的廢料,通過篩分,最終也會進入填埋場填埋。所以填埋場是每個城市垃圾終端處理設施。

  焚燒廠建設投資較高,目前小澗西垃圾綜合處理園區焚燒廠一期工程總投資就達6.8億元,每天進場焚燒垃圾量約為2000噸,其余絕大部分垃圾進入垃圾填埋場,小部分垃圾進入堆肥廠。

  對于垃圾分類,占美麗認為,若將城市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話。廚余垃圾可進入堆肥廠,進行堆肥處置,生產肥料。其他垃圾可以進入焚燒廠進行焚燒發電,焚燒產生的飛灰、爐渣再進入填埋廠,可回收就被回收利用了,有毒有害垃圾就進入安全填埋場或危險廢物焚燒廠。目前小澗西垃圾綜合處置園區已經基本具備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能力。

  而上海進行的垃圾分類,是將垃圾分為干垃圾、濕垃圾、可回收物以及有害垃圾。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垃圾處理工作委員會主任曲睿晶介紹,干垃圾就是挑出了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的干的混合垃圾,而濕垃圾則是居民廚余垃圾和部分商場易腐垃圾。這兩部分是生活垃圾的主要組成部分,分別占比30%~35%和50%~60%。干垃圾可焚燒可填埋,濕垃圾可以生化處理協同焚燒或預處理后焚燒、填埋。目前看濕垃圾處理的工藝技術路線不夠清晰明確,上海等地的實踐將給全國提供參考和借鑒。

  據了解,干濕垃圾分類后,焚燒效率能提高20%,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潛力很大。

問 題問 題

  垃圾投放、收集和運輸仍混合作業

  曲睿晶介紹,其實目前制約青島垃圾分類的重要因素不僅僅是前端分類投放,中端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系統,后端的分類處理能力也較為突出。這其實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目前青島還以垃圾填埋方式為主,今后要強化建設規模和運行安全。濕垃圾的生化堆肥工藝,由于技術含量高,投入大、產出比不高,產品出路較少,因為不能回到農田作為肥料使用,只能做綠化花草肥,所以很難大面積推開。

  后端處置環節尚需加強,前端的投放、收集、運輸環節如何呢?記者走訪發現,前端三個環節的生活垃圾都是混合操作。

  7月4日傍晚,記者在南京路上的一個臨時垃圾收集點看到,十余桶垃圾擺在馬路旁邊,等待垃圾車來收。每個垃圾桶內的垃圾都是混合投放,有塑料袋、外賣餐盒、鐵釘、果皮、飲料瓶等,旁邊一位拿著黑色麻布袋的老人正在從垃圾桶里挑撿可以賣錢的“寶貝”——主要有塑料瓶、紙殼和銅鐵等,她告訴記者,每天傍晚都會來這里挑撿垃圾,一晚上能撿到數十斤。

  2013年市南區率先實行廚余垃圾分類試點。在市南區辛家莊某小區,記者看到小區內擺放著標有“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旁邊的墻上也粘貼著分類指示,但垃圾桶內的垃圾仍是混合垃圾,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前幾年宣傳過垃圾分類的知識,小區也有相應的垃圾桶,但很少有市民進行分類,沒有人督導,就很難有序進行。

  前端垃圾混合投放,那后續的收集和運輸如何操作?

  負責即墨路街道生活垃圾運輸的即墨路環衛公司孫經理告訴記者,轄區內有兩輛負責收垃圾的垃圾車,每天早晚各收一次,每次跑兩趟。晚上7點,第一輛車開始作業,將小區、道路兩旁垃圾桶內的垃圾倒入垃圾車進行簡單壓縮,每輛車裝滿垃圾有10余噸。收集滿垃圾的垃圾車就會開往位于環灣路上的垃圾中轉站,排隊、卸完垃圾基本就到了晚上8點左右。之后,回來收第二車垃圾,到晚上10點垃圾運輸工作基本完成。次日凌晨3點再開始作業,一直到早晨6點。

  孫經理介紹,垃圾桶里的垃圾五花八門,但可回收的大件物品通常早就被收破爛的人收走。當垃圾送到垃圾中轉站后,中轉站會統一對垃圾進行再次壓縮,之后經垃圾轉運車運到小澗西垃圾綜合處理園區進行統一處理,中轉站一般不會對垃圾進行分類。

  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垃圾分類辦公室科長孫慶振介紹,目前市南部分區域已開始實行廚余垃圾分類試點,布設上桶,配上指示牌,但由于居民分投意識不足,且有些車輛還未購齊,所以還以混合運輸為主,其他區市也以混合運輸為主。目前全市正在推行垃圾分類運輸工作,今年年初已下達指令,要求各個區配備分類運輸車輛,目前各個區正在采購,采購的車輛按可回收、有害、其他、大件和餐廚垃圾車來分,實行桶車顏色對應。由于分類運輸垃圾車投入資金較大、涉及面較廣,所以,目前尚未推行開。

  上海比我們早了至少三五年

  趙阿姨是即墨路社區的一位樓長,也是此次社區實行垃圾分類行動中的志愿者,但這個工作對她來說,現在是件“頭疼”的事?!拔覀冞@個社區,租房戶較多,人口流動性很大,垃圾分類執行起來很難?!焙芏嗳苏f,即使我們真分類了,投入垃圾桶到最后不還一樣一起被垃圾車收走嗎?分了和不分有什么區別?

  7月1日,上海開始真正實行垃圾分類后,趙阿姨感到有了風向標了。前幾日她正好有機會去上海,于是認真地考察了一番?!叭思业睦笆切枰蚩ú拍荛_的,垃圾投放時間也有固定限制,分早晚兩個時間段。投放垃圾時,都有志愿者在一旁督導。投放垃圾的人,需要先把垃圾分好,打卡倒入相應性質的垃圾桶,光垃圾桶就有七八種。每個垃圾回收點旁邊都有水龍頭和香皂,上班族扔完垃圾,可以洗洗手,再上班?!壁w阿姨說,一旦發現混投垃圾,就會面臨50到200元的罰款??吹饺思业睦诸愖龅萌绱思氈?,再想想自己的工作,趙阿姨感覺這可能是三五年的差距。

  可回收物分類循環利用系統尚不完善

  曲睿晶介紹,在他看來,青島的垃圾分類的最大難點其實是可回收物分類循環利用、集約利用的系統建設上。目前針對生活垃圾中分類投放后占比20%多的可回收物玻璃、金屬、塑料、紙四大品類,分離利用系統還不健全,這四大類被以“低、小、散”的特點命名。

  “低小散”其實也催生出了獨特的“拾荒文化”,隨著垃圾總量的增多,也衍生出與“拾荒者”性質相同、但形式更智能化的產品,如前段時間風靡一時的小黃狗智能垃圾回收機。小黃狗青島區經理王龍介紹,居民只需將可回收的物品如舊衣物、紙殼、塑料瓶等投入相應的入口,通過稱重,小黃狗就會給投入者一定的現金返現。這是在全球綠色風潮的推動下,小黃狗嘗試以科技創新和商業創新的模式,尋找垃圾回收行業的新模式,但小黃狗在青島的推廣,并未像想象中的順利。

  王龍介紹,2018年,小黃狗開始入駐青島,在全市目前已經鋪設360余臺,總回收量在80萬公斤左右,但這只占到滿負荷運轉總量的不到1/3。

  曲睿晶說,將低值再生資源從垃圾中分揀出來,經過規范化處理,能夠循環利用。但市場很難發揮調節作用,大多數企業仍未形成一定規模的回收體量,這就需要政府介入,如需要綜合分析比較各類技術的工藝流程,并給予回收企業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扶持。目前針對廢玻璃、廢塑料膜、廢紙的再生循環回收采用一刀切,對再生塑料和再生紙的沖擊最大。但如果將塑料填埋,其降解時間要200多年,如果將其再生循環回收利用,就能通過工藝將其制成聚酯紗線,但這個工藝耗費巨大,循環利用一個瓶子可能比生產一個瓶子的成本還高,但站在環保的角度,這一步我們必須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青島的廢舊紡織品再生循環回收系統初步建立,青島每年產生8000噸左右舊衣服,其利用率能達到90%。

  前 景

  島城垃圾分類市場每年將達百億

  “目前,實現垃圾總量減少不現實,實行垃圾分類可以減少進入末端無害化設施的量,降低對生態環境影響,提高資源利用率。這是一個全民參與的大事業,投放、收集、運輸、處理每個環節都需要充分做到分類操作,并且需要政府的強硬手段、資金支持和恒心毅力?!鼻>дf,為了分類專用,上海市配置了982輛濕垃圾車、3135輛干垃圾車,濕垃圾還專門建了生產線。有券商在研報中稱,光這部分的設施投入就達43.75億元。

  據有關部門測算,實施嚴格垃圾分類,對于全國可增加300萬人就業。青島市地理位置和人口規模在全國的影響力都很大,如果按照垃圾分類全產業鏈發展,那將帶動10萬人就業,每年帶來的市場保守預估將達到百億。

  曲睿晶指出,青島的經濟總量和人員結構,特別是這些年生活垃圾分類宣傳、環衛體系建設、社會企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焚燒填埋這些保底系統建立,決定了青島市具備了垃圾分類立法的條件,預估2022年之前在重點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多個街道建成垃圾分類示范片區。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