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小區沒車位的私家車只得占用消防通道。燕山小區沒車位的私家車只得占用消防通道。

  8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道了西苑小區去年底安裝了停車道閘,可運行不到一個月就廢棄的情況,而這只是全市老舊小區停車難的一個縮影。根據生活規律,濟南市普通住宅區停車位使用高峰在18:00至次日7:00。記者走訪多家小區發現:該時間段,老舊小區車位使用率極高,通常“一位難求”,車位都是先到先得或先租先得。

  開放式老小區:車位免費但很緊缺 不少還被外來車占據

  8日,記者在佛山苑、棋盤小區、西苑小區等開放式小區探訪發現:開放式小區車位“一位難求”現象突出。在棋盤小區,部分居民都安裝地鎖或用鐵架子來占車位。“晚上小區里車停得滿滿的,主干道兩邊都是車,中間只剩下能過一輛小車的空。”該小區4號樓的王女士說。

  上午,記者在趵突泉小區看到,該小區的院子與主道兩旁都停滿了私家車,粗略估計有20輛之多,雙向車道被擠成了單行車道,十分擁堵。

  “我們停車位本就緊張,小區外的車輛也來湊熱鬧。”趵突泉小區的周先生稱,由于小區是開放式小區,停車免費,因此不少外來車輛也來此停放,有時一停就是一星期。

  目前,青后小區、甸柳新村、玉函小區等開放式小區都實行交通微循環,小區主干道只有一側可以停車。中午時分,記者在青后小區看到:不少車主下班回家,但找不到停車位,便直接停在小區路邊禁停區。

  封閉式老小區:車位先租先得 沒有的只能停馬路邊

  開放式小區停車難尚能理解,有物業管理的老小區停車也未必容易。

  以燕山小區北區為例,該小區原是開放式小區,無論本小區車輛還是外來車輛均可隨意進出,小區業主頗為抱怨。2015年5月,燕山社區居委會為該小區引進物業管理,物業公司重鋪道路并規劃了近200個車位。車位面向小區車主出租,每月租金200元。

  8日,記者看到:小區兩個出入口都已設置藍牙門禁,外來車輛出入須登記繳費。該小區物業人員稱:此舉針對小區外來車輛,管理效果良好;但對于小區內私家車,收效甚微。“私家車太多了,小區根本不夠停的。”

  記者看到:雖租到車位,小區的車主為防自家車位被占,都專門放置了椅子或者石墩子來占車位。對此,小區物業人員表示:“先租先得,沒租到車位的,只能見縫插針地停了。”

  “附近小區的車位都是對本小區居民出租,每月100元,先到先得,沒有車位的沒法停。”環山路中聯花園小區的物業人員說,除了公共綠地、消防通道,該小區內早已規劃滿停車位,而且每個車位都噴寫了租戶的車牌號碼,“沒有車位的車,我們不讓進,不然租戶沒法停車。”

  作為環山路最大的居民區,開元山莊小區的停車位歷來緊張。8日,記者在該小區看到:小區內主干道兩旁停滿車輛,尤其以小區東西兩個出入口附近的路段最為突出。“下班回來晚了,就只能停在路邊,要么停在附近的停車場。”業主張先生稱,環山路一帶的小區大都車位緊張,有時居民甚至得把車停在燕翔路或者環山路。

  (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