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為推廣厚養儉葬理念,臨沂沂水沂城街道解家官莊出錢成立居家養老服務隊,雇傭6名村民為全村80歲以上老人提供洗衣、打掃衛生等居家養老服務。隨著孝善文化的浸染,不斷有村民自愿加入服務隊,服務隊逐漸發展到如今的19人。原本按期領“工資”的服務隊員,逐漸轉化為不收取報酬的志愿者。

  2017年5月份,沂水縣實施以“殯葬全免費”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沂水籍在沂水去世的公民,遺體接運費、火化費、骨灰盒費、公益性墓穴和墓碑費全部免除,相關費用由縣鄉兩級財政承擔。比其早兩年,解家官莊已經開始了公益性公墓建設,先期嘗試移風易俗。

  生前圈地占墳,逝后大操大辦,數千年遺留下來的喪葬陋習在部分人心里根深蒂固,移風易俗談何容易。“為了體現‘厚養儉葬’中的‘厚養’,村里成立了一支居家養老服務隊,為全村80歲以上老人洗衣服、打掃衛生,給這些老人的子女減輕點負擔,也起個帶頭、督促子女要孝順老人的作用。”解家官莊黨支部書記田凱主導成立服務隊時,其實還有個“私心”,把這些老人“伺候”好了,他們自然贊成即將開始的殯葬改革政策,到時推行起來會相對容易。

  田凱的想法得到了縣民政局的支持,撥付一部分資金給予幫扶。“每人每年一共給3000元的補助”2015年10月底,經過物色,解家官莊村兩委挑選了6名在家孝順、脾氣好、有空閑的婦女組成居家養老服務隊,每個周末為當時全村的27戶共32名80歲以上老人上門洗衣服、打掃衛生。

  2018年上半年,由于經費吃緊,眼看服務隊的“工資”發不出來,6名隊員中有兩人退出。 “日子一長就跟自己家的老人一樣,不舍得放下他們不管。”留下的4名隊員表示,村里不給發錢這個活她們也愿意繼續干。更讓田凱感動的是,得知服務隊人手不夠,多名村委會成員的家屬表示可以頂上去,包括他的媳婦也上手幫忙。受此感召,不斷有村民自愿加入服務隊,原本有“工資”回饋的服務隊轉變成了公益志愿組織。

  “我們打算分成兩組,服務對象也擴大到全村75歲以上老人。”田凱介紹,隨著孝善觀念在全村擴散,服務隊人數逐漸增加,一度出現過大家搶活干的情況。他們推算過,按照現有的19人規模,能夠為全村75歲以上老人提供服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邱明 通訊員 田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