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濟南市大多數城市鴿棚都建在陽臺或是樓頂,且大都分布在市區的老舊小區。養鴿雖是個人行為,但鴿毛飛舞、污物遍地、氣味難聞、噪聲污染等一系列擾民問題卻不容忽視。“提倡文明養狗,那么養鴿子就可以不文明嗎?”對于養鴿子帶來的擾民問題,不少市民苦不堪言。


房屋三面環鴿舍,最擔心因此貶值
“我們對鴿子沒有任何意見,但那么一個大鴿舍建在我們隔壁,嚴重影響生活。”鳳凰山莊的方女士近日很苦惱,剛搬來的鄰居在樓頂露臺建了一個兩層的鴿舍,養了二三十只信鴿。
“新房還在裝修,但鴿舍卻已經搭建好了。”方女士介紹,鄰居的鴿舍大約5月1日開始建的,“這期間,我父親生病住院,住院半個月,所以沒在家,出院回家后就已經蓋好了”。
28日上午,記者來到鳳凰山莊1號樓附近,方女士家住六樓頂層,尚未進樓便可聽到鴿子“咕咕咕”的叫聲。兩家露臺一墻之隔,鴿舍雖建在鄰居露臺最東側,可離方女士家也僅2米遠,站在露臺上,不時飄來鴿棚的臭味;鴿舍建有兩層,兩米多高,配有樓梯;鴿舍由鐵籠搭建而成,喂食器、鴿架等設施一應俱全;鴿子此時尚未放飛,都在籠內,新建雖不久,但整個籠子上鴿屎斑斑。
除了這座鴿舍,方女士家露臺的西鄰還有一座鴿舍,但規模相對較小,僅有十多只鴿子。另外,1號樓南面的3號樓樓頂也建有一座鴿舍,正沖方女士家中露臺,兩者直線距離20米左右。
“本來這個露臺很好用的,能曬被子、乘涼、喝茶,可因為鴿子毛、鴿子屎、鴿子叫,全都荒廢了。”而更讓方女士憂慮的是,這些鴿子讓人無法安心入睡,“父母年紀大了,它們咕咕地叫,吵得你根本無法入睡”。
更長遠的是,隨著父母年紀增大,方女士還想著將這套房出售,“有個露臺花園本來是個加分項,現在被一群鴿子籠圍著,只會讓房子貶值”。
剛租的房子想退,可要付五六千違約金
東方花園16號樓1單元的邊先生也飽受鴿擾。一個月前,他在東方花園小區租了一套房子。剛住了不到一星期,他就發現了一個大問題——隔壁鄰居養鴿子,鴿籠的氣味、鴿子咕咕的叫聲,讓自己無法睡眠。“一只鴿子的聲音非常小,可是十多只鴿子一起叫,就讓人無法忍受,被折磨得神經衰弱。”
“那鴿糞,處處都是。本來陽臺窗臺上還能放點東西,現在連窗戶都不敢開。一開窗戶坐在家里都聞得到。除了味道,還有鴿毛隨時會飄進來。”自打搬進來后,生怕鴿子屎突降,邊先生從不敢把衣服、被子拿到陽臺去晾曬。“你想啊,每天收衣服的時候,看見一坨鴿子屎,多惡心!”
“人家直接就說受不了就搬走,氣得我心臟病都發作了。”邊先生曾幾次找過對面鄰居,但鄰居的強硬讓他次次吃癟。
“惹不起,那咱就躲唄。”為此,他想到停租退房。“租約簽的是兩年,違約得付違約金。”一想到要付五六千塊錢的違約金,邊先生就覺得冤枉,可不付,自己就還得忍受兩年的鴿子糾纏,“現在是惹不起,也躲不了,太難受了”。
25日,記者來到東方花園小區邊先生所在的單元樓,邊先生是二樓西戶,養鴿者是二樓東戶,鴿籠設置在房屋南面陽臺外側,整個南側都圍上了一圈鴿籠,約有20只鴿子。鴿籠底部明顯能看到鴿屎、鴿毛。
“養了得十多年了,祝甸村村委會都管不了。”業主陳女士說,早在幾年前,整棟樓的多位業主就曾多次就養鴿子一事與二樓養鴿者協商,可回回都吃“閉門羹”,有的業主甚至與其大打出手,但也是不了了之。“我們都還是一個村里的,說了都不管用,更何況他這種租戶。”
鴿籠拆了鴿子“戀家”,囫圇覺還是睡不成
有鴿舍是煩惱,拆了鴿舍也不是萬事大吉,二七新村一區4號樓1單元業主張女士便有切身體會。
此前3樓業主在陽臺搭建鴿子棚養鴿子,鴿糞、鴿叫讓鄰居們苦不堪言。經過街道辦、社區居委會的協調,鴿子棚于3月1日拆掉,房主明確表示不再喂養鴿子。
鴿子棚雖然已經拆了,業主明確表態不要了,本以為就此開始平靜生活,可這些信鴿卻還賴著不走。
“一個囫圇覺都睡不成。”張女士訴苦,自家每天早晨都是以跟鴿子的游擊戰拉開序幕,“每天早上四點半,這群鴿子準時飛回來,咕咕咕地叫。把它從空調機架趕走,又停到臥室窗戶上了;從屋南頭趕走,又飛到屋北頭。”
“鴿籠拆了,可老飛回來咋辦,趕也趕不走。”為此,張女士等業主也曾幾次請教三樓養鴿者,他告訴張女士,鴿子在此已生活10幾年,雖然沒有了鴿子窩,但還會飛回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鴿子或許就不再飛回來。
張女士更是意外發現:雖然這群鴿子三樓業主狠心不要了,可一樓的業主卻又開始喂食他們,“每天一早,鴿子飛回來時,一樓業主就撒食,滿地都是棒子粒。”
有食吃,這群鴿子經常飛回來也就不足為怪。為此,張女士又找到一樓業主,“雖然他口頭承諾不喂了,但其實還在喂,而且每天都是四五點準時喂。”
無奈之下,張女士只能求助二七新村街道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查看后,說鴿子棚已經拆除了,偶爾有一些野鴿子來覓食的現象難以避免,社區以后會經常到此處幫助打掃地上的鳥食。“投食屬于個人行為,街道辦也無權強行制止,這可咋整?”
(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