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新時代齊魯最美青年”媒體交流會在濟南舉行。四位“齊魯最美青年”與媒體記者面對面,講述他們的青春故事。

  “我的大爺爺當過游擊隊長,我從小就聽過大爺爺講過很多故事,總渴望著有一天也能像大爺爺一樣,為老百姓多辦實事?!被貞浲?,33歲的菏澤市城市綜合開發辦公室招商科科長劉源娓娓道來。

  兩年前,劉源撇下2歲半的兒子和懷孕的妻子趕赴脫貧攻堅一線。當他初到菏澤東明縣陸圈鎮姚寨村時,被當地的百姓起名為“芭蕉書記”。源于他和鄉親們走在田間,看到一片植物長得茂盛,便對老鄉說“咱村芭蕉長得不錯”。老鄉糾正他:“那是芋頭,不是芭蕉?!?/p>

兩年的時間過去,劉源已經從對農事啥都不懂變成了農事通。兩年的時間過去,劉源已經從對農事啥都不懂變成了農事通。

  在村里,他向村民們問的最多的就是“你們還需要什么?”沒有辦事場所,他就重整大隊部;沒有路,他就爭取政策硬化好全村的路;沒有休閑去處,他就打造一處健身廣場,配齊健身器材;機井不夠,他就在大熱天頂著烈日跟著打井;孩子們在危房上學,他就建起高標準小學和幼兒園;申請助學金、申請低保、申請輪椅,申請慢性病,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在姚寨村,提起劉源為村里辦的好事實事,村民們都如數家珍,四雷子帽子的故事更是被廣為傳頌。四雷子叫劉同雷,有智力障礙,前年冬天劉源給他送棉衣棉被時,他看著劉源棉衣上的帽子就隨口問了一句:“劉書記,我的帽子呢?”一句話把劉源問傻了。說起來,冬天劉源的頭總是特別怕冷,從小就有戴帽子的習慣,一頂狐貍毛的帽子一直戴到高中畢業。但此刻,他只記著自己的習慣卻沒能對四雷子的冷感同身受,心里特別慚愧。回去后他馬上帶兒子上街,自己花錢給四雷子買了一頂跟小時候一模一樣的狐貍毛帽子。劉源說:“買帽子是為了讓雷子跟自己兒時一樣溫暖,帶兒子去是為了讓下一代傳遞這份溫暖,而我也找回了童年的那份初心,從此,我們都不冷了。”

  村里每個人都能喊出劉源的名字,村民的事他都知道、都能辦,唯獨不知道不能辦的是他自己家里的事。從小照顧他的奶奶摔碎膝蓋他不知道,孩子高熱驚厥昏迷他不知道,甚至母親查出癌癥他也不知道……家人埋怨他,孩子不認他,面對村干部他曾咬著牙失聲痛哭,但是哭完仍然奔走在跑政策跑項目的路上。

  為了讓鄉親們一塊走上致富路,劉源到任后馬上展開了對姚寨村兩委委員、廣大村民、企業、種植養殖大戶的密集走訪,迅速確立了發展甜瓜特色產業的路子,找到并樹立了吳老三這個從貧困走向致富、再到帶動貧困戶致富的典型。通過申請扶貧資金,協助擴大規模等方式,將“吳老三甜瓜種植基地”打造成了“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幫助負責人吳春現申請獲得“省西部隆起帶基層科技人才”榮譽稱號。通過向貧困戶捐贈800斤甜瓜的方式,為吳老三召開了捐贈大會,不僅推介了他的優質產品,還當場承諾優先聘用貧困戶進入種植基地工作,同時每年拿出5萬元用于全體貧困戶分紅,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致富紅利。

  目前,姚寨村已順利實現整村脫貧。

 ?。R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