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公布今年的保送生名單,全省185名保送生中有159人來自濟南外國語學校,其中有三名學生保送至北京大學。能在高手眾多的上千名濟外學生中脫穎而出,保送生個個都算“學霸”。不過,和絕大多數保送生相比,王翼鵬被身邊同學稱為“逆襲成長”的代表,兩年時間,從剛入校時的年級中游升到理科前三名。說起自己的未來規劃,王翼鵬堅定地表示,“以后想做記者,為社會做貢獻。”
入校成績保送生中最差
“說實話,在今年保送的這159個同學里,高一入校時我的成績應該算是最差的,尤其是政治和歷史,經常不及格。”王翼鵬告訴記者,經過三年學習,到高三上學期時,他的成績已經升至理科第三名。
據了解,在今年的保送生錄取中,濟南外國語學校高三18班學生王翼鵬被北京大學阿拉伯語專業擬錄取。說起自己“逆襲”的經歷,王翼鵬表示,高一時,作為省招生的他從聊城來到濟南,剛入校時感覺很新鮮,荒廢了很多時間用在學習以外的事情上。后來經常反思自己,高二時削減了很多課外活動。
“我從小就比較懶,喜歡睡懶覺,沒辦法熬夜學習,只能在課堂上提高效率。”王翼鵬說,為了提高成績,他有意識地限制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間,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成績慢慢就追了上來。
高中三年,王翼鵬在學習之余也體驗到了不一樣的高中生活,從演講到合唱節,從足球賽到科技節,這些活動都有他的身影。“這些看似是‘走彎路’,但可能是我在濟外所得到的最寶貴的財富。”王翼鵬說。
立志將來當記者
“高二時我就將北大確定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想追尋一種更好的環境,盡管當時成績不太理想,之后就開始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王翼鵬告訴記者,除了學習,他還喜歡踢球,是利物浦隊的鐵桿球迷,“這個球隊就像我一樣,從不出名到取得很大進步,我認為利物浦隊里的每個球員都很有沖勁,面對困難不放棄,勇往直前,這種精神讓我很欣賞。”
對于未來,王翼鵬有著清晰的職業規劃,初二時曾經看過一個新聞報道,讓他有了做戰地記者的志向。王翼鵬感慨地說,作為家里的獨生子,父母和身邊的親友對他的這個想法并不認同,“希望我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對社會做貢獻。”
“如果要我用一個詞來描述我自己,這個詞是‘勇氣’。我覺得是‘勇氣’帶給了我現在的全部,因為勇氣,我敢于堅持自己,當其他人都在自娛自樂時,我可以堅持自己制定的學習計劃。因為勇氣,我敢于表現自己,在其他人都畏首畏尾的環境中我能夠挑戰自己,參加各種需要走上舞臺的活動,克服自己的舞臺恐懼癥,去做有可能失敗的事。”王翼鵬告訴記者,身邊同學總是戲稱他是一個“憤青”。
“我挺喜歡這個稱號,總要有對現實的不滿,才有去改造現實的方向。我希望成為一名記者,做正義的發聲者。”王翼鵬說。
新聞鏈接>>
“身懷絕技”的保送生這樣煉成
今年,山東共有185名同學獲保送預錄取資格,其中159名來自濟南外國語學校。作為全國17所具有直接保送資格的外語學校,濟外保送人數也是最多的,其中,北京大學保送3人,浙江大學保送20人,上海交通大學保送7人,南京大學保送7人,復旦大學保送2人。
27日,說起今年的保送情況,濟南外國語學校副校長、高中部校長劉漢路告訴記者,其實原本是160名學生獲保送,有一名獲保送資格的學生中途放棄保送,還是想通過高考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
作為保送生,這159位同學都是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拼搏而來,他們需要參加五次學校組織的質量檢測測試,每次的考試成績按比例計入總分,除了智育(學習分數),學校還有專門的德育評價分數計入最后成績,而德育成績包含他們平時綜合表現的分數、參加社團活動的分數、評選各類三好學生優秀團員優秀學生干部的加分等;同時還有體育測試,也要計入最后的總成績。
“進入我們學校的‘保送圈’后,他們還要與來自其他16所外語學校的優秀學子競爭,最終才能拿到大學的預錄取通知書。”劉漢路表示,這些學霸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霸,他們德智體全面發展,各個“身懷絕技”。
(生活日報首席記者 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