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一則只有6秒的短視頻在各微信群流傳,一名在假日旅游的男子,面對黑壓壓的人群,深感“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大喊“我后悔了,我不想出來了,我想呆在家里?!焙俺隽撕芏嗌碓诼猛救藗兊男穆?。當日,全國主要旅游目的地幾乎都人滿為患,杭州的西湖、西安的兵馬俑等著名景點,成為假日旅游的高熱板塊,就連一些并不怎么出名的景區二三線,在這個假日也出現擁擠的情景……
在國家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和推行帶薪休假若干年的今天,全國各地很多景區仍在這個“五一”假期,為游客上了一盤實實在在的“爆肚(堵)”。難道全社會這么多年來大力發展的鄉村景區、文博場館、城市商業綜合體,以及大量新興的旅游休閑業態,還無法對游客進行分流嗎?解決假期擁堵,很多人還想到我國的帶薪休假制度,為什么施行多年,沒能起到疏解客流的作用呢?
現在,事業單位、國企以及一些外資企業,基本上都能夠保證職工的帶薪休假權益。很多領導也逐漸的想開了,與其讓職工上班熬時間,不如拿出時間去放假休息,換換心情,調理思路,為繼續工作充電。
但帶薪休假在實際施行中也有一個問題無法滿足。目前,能夠帶薪休假的這些人,基本上以政府、事業單位,國企和外企和發展較好的民企等為主。能夠帶薪休假的人群在30歲至50歲之間,屬于社會的中堅力量,在單位里屬于業務骨干。這些人群中,有相當的一部分孩子正處于小學至大學的各個教育階段,學業壓力大,考試任務重。與“五一”“十一”法定假日全民放假不同,帶薪休假中,家長可以休息,孩子卻很難請假,和父母一起去享受旅途,享受天倫之樂。在強大的學習壓力之下,即便學校老師準假,但是家長和學生也往往不愿意去請這個假,唯恐成績拉下。這種情形也讓家長覺得無趣。須知對于年輕的父母來說,陪孩子是他們所看重的。一年365天,僅僅一個“十一”和春節,還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帶薪休假能不能得到全面執行,成為釋放社會休閑需求、讓每個家庭享受天倫之樂的一項社會福利,必須要有一定的社會配套。就教育而言,假如通過在機制上進行探討、重新安排,讓跟隨家長帶薪休假的孩子在休假結束之后,有老師或者學生幫助補課,上述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國一開始是沒有休息觀念的,所有的人都是加班加點,后來學習西方實行周末制,每周有了一天的休息時間。再到后來,條件具備了,就推出一周兩天休息日,已經二三十年了,現在有必要再進行微調。譬如,考慮增加半天假期,形成“2.5天”周末,看似僅僅多出半天,實際上對于旅游市場的拉動來說,完全不是兩天的周末所能比的,勢必大大的帶動“過夜經濟”。而“過夜經濟”對于消費的拉動非常大,通常是白天消費的4倍。如此一來,旅游的帶動作用也會釋放出來,節假日出現的供需矛盾以及旅游的質量等問題也會得以改善。
除了“2.5天”周末,也可以考慮在每月推出一個3天的大周末,實質就是在全年形成更多的3天小長假。有的人可能會說,增加休假了,活怎么干啊?如果影響了GDP,怎么來確保收益?最終還不是影響了勞動者的權益。實際上大可不必憂慮。作為上班族,試想在一周5天工作日中,你有幾天是全心全意撲在工作上?如果真正提高了效率,需不需要花這么長的時間?人作為血肉之軀,體力精力是有限的。適當的安排好休息,會釋放出更好的動能,精力會更加的集中。
在很多人覺得走的太快、靈魂跟不上腳步的情況下,適當的增加假期,給親情團聚以機會,更有利于社會的和諧,提供民眾幸福感、獲得感,進而促使中華傳統美德的回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喬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