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師附中高三學長正在給高二同學做經驗分享。(資料片)     通訊員 楊陽 攝

  23日,江蘇等八省市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發布本省市實施方案,明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啟動新高考改革,并公布具體改革方案。與之前已經啟動新高考改革的6省采用的“3+3”組合不同,8省均采用了“3+1+2”方案。作為高考綜合改革第二批試點省份,山東新高考改革已經實施了一年多。那么,山東新高考改革方案實施一年多以來進展如何?又將何去何從?

  齊魯晚報記者 徐玉芹 尹明亮

  實習生 劉孟璇         

  山東“3+3”方案

  有20種科目組合

  23日下午,山東省教育廳舉行通氣會,通報了相關情況。

  根據公布的實施方案,包括江蘇在內的8省市新高考方案為“3+1+2”模式,“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兩科。

  山東則為“3+3”模式,第一個“3”指全國統考科目的語文、數學、外語;第二個“3”為任選科目,考生可在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科中任選3科。這種“6選3”選考模式,相應帶來了20種科目組合。

  在高考成績分布上,江蘇等8省市的新方案高考總成績也是750分,“3+1+2”方案中“3”(語數外)+“1”(物理或歷史)直接使用卷面分,共550分;“2”實行等級賦分,各100分。山東的“3+3”方案也是總分750分。其中,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的卷面滿分分值均為150分,總分450分;考生自主選擇的3門高中學考等級考試科目每科卷面滿分分值均為100分,轉換為等級分按滿分100分計入,等級考試科目總分300分。

  省教育廳表示,兩種方案在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上完全一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都是按照國家統一的頂層制度設計,從本省實際出發,在反復研究的基礎上制訂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拿出最符合本地教育教學實際的政策措施和實施辦法。

  山東新高考改革方案實施一年多以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首屆新高考試點高中生選課工作順利完成,選課結果正常。目前“3+3”方案實施平穩,我省將堅持實施不動搖。

  選考物理科目

  填報志愿選擇多

  山東新高考實施后,不少人擔心,由于物理科目難度較大,選考物理的人數會大幅減少,從而對物理選考生不利。省教育廳派送“定心丸”:一是新高考方案發布后的首次選科數據統計顯示,2017級高中生的物理選考人數,完全能夠滿足2020年相關專業的人才選拔要求。而且預計未來山東物理選考人數將維持平衡或有所上升,不會出現嚴重下滑問題;二是選考物理的學生不會吃虧。

  省教育廳表示,2018年教育部對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作了進一步規范,提出了明確要求。據統計,2020年擬在山東招生的高校中,近一半的本科專業對物理科目提出了“選考要求”,遠高于其他科目。“這些專業一般都是高校實力較強的理工類專業,學生只有選考了物理科目,入校后才能順利完成這些專業的學習,這對引導考生選考物理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選考物理科目可以報考的專業范圍更廣泛。高校選考科目要求統計數據顯示,學生一旦選考了物理,高考填報志愿時可以報考90%以上的本科專業,專業選擇面非常廣。

  據介紹,絕大多數理工類本科專業都有物理報考要求,無論從高校自身的專業設置結構看,還是從高校歷年在山東投放的招生專業結構看,理工類本科專業都占絕對多數。由于理工類本科計劃投放數量多,考生的錄取機會高于非理工類本科專業。以2018年為例,各高校在我省投放理工類、文史類本科計劃分別為165543個、46800個,而理工類、文史類報考考生分別為272820人、144600人。

  根據2018年度《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人才需求最多的是理工類專業,2018年我省高校理工類本科專業平均就業率比其他本科專業高6.62個百分點。綜上優勢,預計未來物理科目將吸引更多考生選考。

  校內等級賦分轉換

  不具有參考價值

  在“老高考”模式下,山東夏季高考成績采用原始分記分模式,根據考生原始成績按照由高到低排序。實施“新高考”之后,“3+3”中的后一個“3”,即“6選3”中的“3”,成績需要在“分數”和“等級”之間進行轉換。等級考試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轉化到相應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

  對此,有新高考考生家長反映,孩子的期中、期末考試成績通過等級賦分后出現位次偏差,比如按照原始成績在年級排名第二,等級賦分轉換后,卻變成了第三。在發布會上,本報記者將這一現象反映給省教育廳。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山東省新高考方案中所公布的等級賦分轉換表基數是全體山東考生,一所學校使用這種方式轉換,樣本太小,導致數據失真。“這并不是等級賦分轉換方式的問題。”在新高考前提下,校內轉化不僅數據失真,也不具有參考價值。

  “從統計學常識來講,這種小樣本轉化和全省考生的大樣本轉化比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解釋說,“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我是一個學校里的尖子班,所有學生分數都很高,最差也是90分,那么,按照比例轉化,要拉到100分到20分這個空間里去,最低分是20分,如果這樣轉換,那么,90分的學生就轉換成了20分,整個結果就完全失真了。”該負責人繼續舉例說,如果這是一個比較差的班級,可能一個物理最高分就50分,按照這個方式轉換的話,這個50分就要轉換成100分,所以這個50分也嚴重失真。

  “這兩種失真,對高分生而言,造成高分拉低,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對低分生而言,造成了低分拉高,又會讓學生誤以為自己很好,50分就能轉換成100分了,都會造成不利影響,誤導學生對自身成績的科學認知。”這位負責人表示,學生的等級賦分轉換要放在全省60萬大樣本中比較和轉換才有意義。“我們這次堅決叫停了這種行為。山東各市,東、中、西教育很不平衡,比方說威海,合格考試通過率達到97%,所以用縣市區作為樣本是沒有意義的。”

  據介紹,我省目前正在制定相匹配的錄取方案,屆時將向社會公布。不過,為了避免中學搞成績排名,正式高考前,山東將不會組織全省統一的新高考模擬考試。

  相關新聞:

  高中生選科,興趣最重要

  我省實施新高考改革后,“6選3”怎樣選,始終困擾著考生和家長。那么,“6選3”到底怎樣選?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在通氣會上也為大家支了招。

  這位負責人表示,高中生選科應主要從四個方面考慮:

  首先,學生所選的科目應該是自己感興趣的,如果強行選擇不喜歡的科目,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不適應;其次要考慮學什么專業,進入大學是細分專業的,學生所選科目要與相關專業匹配;再次考慮就業的職業方向,要對職業能力培養有利;最后就是要看招生院校的專業要求。

  據介紹,為了讓考生選科更加科學合理,適應“3+3”高考模式,我省開設了《學生發展指導課程》,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引導學校多種形式加強學生理想、心理、學業、生活、生涯規劃等方面的指導,幫助學生結合高校專業選科要求、個人興趣特長和學業水平,科學合理確定選考科目,確定課程修習方案,減少盲目性和功利性,引導學生家長正確對待和幫助學生選科,避免反復修改調整。多一種選擇便是多一分尊重、多一條成才的道路,在選科時要多參考學生本人意愿慎重選擇。

  來源: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