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4月18日訊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這其中,低保是基礎中的基礎。低保政策落實的怎么樣?能否做到應保盡保呢?4月18日,山東廣播電視臺《問政山東》節目曝光了低保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問題。

  在淄博市沂源縣魯村鎮義和莊村陳志玲家里,記者了解到,陳志玲三歲的小兒子生下來就漲肚子不排便,手指和腳趾天生都是六個指頭。而她18歲的大兒子也是被多種眼病纏身,輟學在家。如不及時醫治,嚴重會導致失明。

  為了給孩子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積蓄,并欠下了高額外債。現在,家里的三畝多地和丈夫偶爾外出打工是整個家庭全部的收入來源。去年三月份,陳志玲向村里遞交材料申請了低保。然而,僅因為村內公示程序中的一票之差,這個家庭的低保沒有申請下來。

  類似的情況同樣發生在日照嵐山區,今年46歲的崔女士沒有子女,和80多歲癱瘓在床的父母一起生活。近兩年,她的雙腿關節炎嚴重,只能短時間離開拐杖行動,無法出去打工,更沒有收入來源。但崔女士多次申請低保,卻屢屢碰壁。

  生活貧困卻被拒之門外,低保政策如何應保盡保?在問政現場,山東省民政廳廳長陳先運指出,因患重病造成的支出型貧困,只要“支出和收入低于當地低保標準,就應該納入低保”。陳廳長介紹,低保政策有三個法定環節,即申請、審核、審批。從去年10月份開始,得重大疾病導致支出型貧困,完全可以納入低保。陳廳長當場表示,明天將派工作組去核實,“如果是真的,我們立即納入低保”。

  閃電新聞記者 喻思奇 潘緒乾 劉甲鵬 宗牧晴 張煜晴 高亞楠 李昊 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