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鹽城13歲少年弒母續(xù):或因玩手機起爭執(zhí),已取保候審

 楊某在建湖縣新世紀商城開的服裝店。向凱攝 楊某在建湖縣新世紀商城開的服裝店。向凱攝

  新京報訊(記者 向凱 李寧遠 張熙廷 實習生 陳浩)據(jù)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公安局微信公號3月19日消息,2019年3月16日晚,建湖縣13歲男孩邵某與其母楊某發(fā)生激烈沖突,致楊某身亡。通報稱,邵某已被抓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

  在邵某的干爺爺段豪(化名)看來,3月16日晚的悲劇更像一場意外。

  “母親彎腰撿手機正要站起來,小孩舉著菜刀砍下。”段豪說,菜刀直接擊中母親的后腦勺,腦球體損傷,母親立刻倒在血泊中。旁邊一只狗不停地叫,也被邵某用菜刀砍死。

  母親倒在血泊中后,邵某沖出家門,走到小區(qū)北門附近的離家不到200米的一家24小時餐廳,花幾塊錢點了一杯水,40個小時后被警方找到。

  3月20日,段豪在邵某老家建湖縣蘆溝鎮(zhèn)向記者還原事發(fā)經(jīng)過時表示,“為什么小孩要跑去拿刀,怎么也想不通。”

  依據(jù)刑法,邵某不到14歲,尚不滿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段豪稱,邵某已于3月19日上午10時許辦理取保候審手續(xù),目前正在等待最終調查結果。

 位于事發(fā)地小區(qū)附近的24小時餐廳,邵某在這里待了近40小時。向凱攝 位于事發(fā)地小區(qū)附近的24小時餐廳,邵某在這里待了近40小時。向凱攝

  事發(fā)后在餐廳坐了40個小時

  少年殺母事件發(fā)生后,各種版本的傳言在建湖縣城的大街小巷傳開。成績下滑、沉溺于手機游戲、母親威脅殺狗,甚至情感糾紛等說法甚囂塵上,網(wǎng)上還有母子二人的照片。

  但段豪說,3月19日,他在建湖縣城北派出所看到了警方對邵某的筆錄,情況與上述傳言不符。筆錄顯示,3月16日晚7點多,邵某的母親楊某從店鋪回家后見到兒子在玩手機游戲,并發(fā)生爭執(zhí)。母親沖上去要搶手機,邵某一氣之下將手機摔在地上,楊某彎腰去撿,正要起身時,邵某從廚房拿出一把菜刀砍向她的后腦勺。外科醫(yī)生出身的段豪說,“砍了一刀,(楊某)腦球體損傷,當時就昏迷了。”

  多名小區(qū)居民告訴記者,事發(fā)兩天后的周一,邵某就讀的近湖中學發(fā)現(xiàn)邵某沒來上學,電話聯(lián)系家長也無人應答。班主任老師前往邵某家中查看時,發(fā)現(xiàn)門口有血跡便報了警。

  段豪說,案發(fā)后的40個小時左右,邵某一直待在小區(qū)北門的一家24小時餐廳。他坐在一樓大廳最里面的角落處,只點了一杯白開水。“他當時幾乎什么也沒帶,身上只有10塊錢。”

  3月20日凌晨,新京報記者在這家24小時餐廳看到依然有許多人在打牌、喝茶、吃火鍋。多名店員對記者表示,“人(邵某)就是在這里抓到的。”

  店員們告訴記者,他們的工作實行三班倒,3月16日上班的人發(fā)現(xiàn)邵某3月18日仍在餐廳,感覺可疑并報警。段豪說,“他(邵某)一看到公安局的來了手就豎起來了,說我在這里。”

  但另一名目擊者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邵某是從衛(wèi)生間門口被帶走的。周一10點45分至11點之間,這名目擊者看到邵某在餐廳被警察帶走,“有兩個穿制服的警察,兩三個便衣。”他說邵某被帶走時沒有哭,有警察對他說別害怕,你媽媽死了你知道吧?邵某回答知道,隨后被帶上警車。

  目前,新京報記者尚未獲得其他可以佐證事發(fā)經(jīng)過的證據(jù)。

  已辦理取保候審

  段豪說, 3月18日下午兩點左右,邵父從工作地蘇州趕回了建湖縣城北派出所。段豪說,一開始沒把實情告訴他,是讓朋友開車載他回來的,但在路上,邵父就在網(wǎng)上看到了這則消息和流傳的照片。

  “他剛回來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是直接拉去槍斃了,我老婆都沒了,還要兒子干什么?”段豪說。

  3月18日晚,段豪等人沒能在派出所見到邵某,他與邵父住在了蘆溝鎮(zhèn)老家村里。晚上,邵父和他聊了一夜。“他在我面前哭不停,從來沒有哭得那么傷心,他甚至說不要這個兒子了,寧愿花錢把孩子送到監(jiān)管學校去。”段豪說,自己勸解一番后,邵父才答應接回邵某。

  3月19日上午10時左右,邵父等親屬為邵某辦理了取保候審。

  段豪說,邵某出來后基本不跟人說話。“3月19號跟他爸爸通電話,從出來之后,邵某就對他講了一句話,‘爸爸,我錯了’。”

  母子二人生活低調

  據(jù)段豪介紹,邵某出生在建湖縣蘆溝鎮(zhèn)的一個村子里,跟著爺爺奶奶長大,5歲時離開村莊,到縣城上學。從那時起,除了過年,邵某一家很少回村。現(xiàn)在,只有邵某95歲的太爺爺及爺爺奶奶住在老房子里。

  由于邵父常年在外工作,邵某與母親、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外公外婆搬到鹽城后,只有母子二人。邵家經(jīng)濟條件較好,除了建湖縣城的房子,三四年前又在鹽城買了一套房,但還未裝修。

  據(jù)與邵某住在同一小區(qū)的多名居民介紹,這家人日常生活很低調,少與外人打交道。但有數(shù)名小區(qū)居民表示,邵某附近的鄰居經(jīng)常能聽到邵某與母親楊某的爭吵聲。

  但在段豪的印象里,邵某性格內向,被別人調侃時只是笑一笑。“這孩子從小家人都寵他,要什么都滿足。”

  邵某的母親楊某37歲,在建湖縣新世紀商城開服裝店。據(jù)附近店主介紹,平日里,楊某每天早上七點多騎電動車送邵某上學,之后去照看店鋪,中午回家為邵某做飯,晚上一般七八點鐘回家。

  在新世紀商城,新京報記者看到楊某的店鋪約20平方米,以經(jīng)營女裝為主。附近的一家女裝店老板說,“她(楊某)看起來很文弱的樣子,瘦瘦的,身高不到一米六。”

  據(jù)她了解,楊某開服裝店多年,但最近一兩年才搬到新世紀。楊某每天上午9點多開門營業(yè),店鋪租金每年一兩萬元,“店里的活兒不會太多,一個人打理都不會太忙。”

  多名店鋪老板表示曾見過邵某來過店鋪,但幾乎沒有人跟他講過話。他們說邵某高高瘦瘦的,一米七多,戴眼鏡。鄰近的一名店主說,從未見過母子二人發(fā)生過爭執(zhí),“他來了之后就在屋子里寫作業(yè),基本不外出。”

  此外,楊某的一名朋友說,前不久聽楊某提到邵某在學校成績一直挺好,在前10名內,但最近一次考試成績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