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山東代表團舉行媒體開放日活動,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華爾街日報、彭博社等國內外媒體記者聚焦山東發展,紛紛就各自關心的話題展開提問。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副會長趙冬苓:今年有一批精品力作蓄勢待發

  在回答光明日報記者提問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副會長趙冬苓說,山東省委省政府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擺上突出位置,先后制定了《山東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作方案》《關于大力弘揚沂蒙精神的意見》和《山東省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影視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表現出山東對發展文化產業的決心和信心。

  據悉,山東省通過多項措施,引導資源向傳統文化題材、紅色題材、現實題材等作品傾斜,著力創作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精品力作?!?019年山東有一批這類題材的影視作品蓄勢待發。”趙冬苓說。

  全國人大代表、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新文:省內最遠城市將實現3小時通達

  全國人大代表、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新文介紹了山東出臺的“鐵公機管航”五大方面規劃。

  高鐵方面,計劃到2022年高鐵里程達到4500公里。濟南、青島到省內其他城市2小時,省內最遠城市間3小時通達。五年時間徹底改變山東高鐵滯后狀態;機場方面,比如策劃濟南機場二期、三期,青島膠東機場即將投運等,六大機場的建設將徹底改變山東航空滯后狀況;港口方面,山東三個4億噸以上大港口,16.1億噸吞吐,如何實現由貨港到貿港、由目的港到樞紐港轉變,山東明確了發展目標。

  “只要方向對了,路徑對了,利用5年時間,山東的交通基礎設施一定有很大的改觀?!睆埿挛恼f。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全省脫貧攻堅進入鞏固提升階段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表示,作為東部地區脫貧任務最重的省份,山東結合實際,把三大板塊作為重中之重,緊盯“黃河灘”,聚焦“沂蒙山”,鎖定“老病殘”。

  黃河灘區遷建又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是“堅中之堅”。截至目前,灘區規劃的五類遷建工程已全面展開,27個外遷社區、100個舊村臺工程已開工15個,部分社區群眾搬遷入住。緊盯產業不放松,計劃三年籌資65億元,推進搬遷社區、農業園區、產業園區三區同建,使得群眾能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可持續。

  “目前,山東全省的脫貧攻堅任務基本完成,三年累計脫貧251.6萬人口,總體進入了鞏固提升階段?!崩钕P耪f。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吳立新:一起打造海洋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現場呼吁全國乃至全球的海洋同仁到山東來,一起打造海洋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吳立新提到,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在成果轉化上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比如無人觀測探測平臺、傳感器的技術,填補了一些行業空白。中國老百姓餐桌上的動物蛋白30%來自海洋,實驗室最近培育了38個優良品種。藥物上,4個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洋糖類候選藥物成功實現技術轉讓。

  山東成立了海洋國家實驗室推進工作小組,十三五期間,省市將持續投入,搭建重大海洋科技創新平臺,引進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