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在2019年濟南全市“聚力項目建設加速動能轉換”重點項目春季集中開工活動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分會場,京東濟南智能電商運營中心、引爆區東安置區工程等六大項目集中開工。

京東智能化物流
由機器人分揀
先行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衛東表示,根據安排,2019年先行區將再啟動60個村、約1.7萬戶的征地拆遷工作,開工建設約300萬平方米安置房,整理土地1萬畝,再開工19個項目,力爭全年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
京東濟南智能電商運營中心項目位于崔寨街道智慧物流園區,總投資20億元。項目一期預計2020年12月竣工。項目建成投產后,濟南市范圍內京東訂單時效將大大提高,方便市民生活。
該項目將建設成為現代化、智能化物流基礎設施,并應用京東自主研發的無人倉、無人分揀機器人等新技術。京東目前“無人倉”的存儲效率是傳統貨架的10倍以上,并聯機器人揀選速度可達3600次/小時,相當于傳統人工的5-6倍。
數字經濟產業園(標準廠房)項目位于先行區崔寨街道,主要建設包括小微企業廠房、大中型廠房、配套公建、地下車庫、附屬設施等。總投資額30億元,今年計劃投資10億元。建設工程工期為20個月,計劃2020年8月竣工。

安置區高標準打造
人文居住社區
先行區引爆區東安置區工程位于大橋街道,總投資約17億元,今年計劃投資7億元。包括安置房及相關配套設施,一期工程計劃2021年6月竣工。東安置區著力建設國際標準、泉城特色的“生態居業地、活力創新區”。
孫耿街道安置區一期工程項目位于孫耿街道,總投資7億元,今年計劃投資1億元,建設安置房,配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綠地、公共服務設施等,計劃2021年6月竣工。
該安置區將打造成“多元復合、產城融合”的人文居住社區。生態景觀方面,通過規劃水系、綠廊,擴大基地內部現狀水塘形成公園綠地,與外圍水系、綠帶連通,形成區域的生態骨架。公共配套方面,通過優化公共配套的用地布局,圍繞學校、幼兒園、沿街商業等設施,打造南北向的服務走廊,同時結合小街區形成的次級服務環線,共同構成本片區的“環帶”公共服務體系。
101省道改擴建
南接穿黃隧道出口
黃河大橋北延一期項目位于大橋街道,總投資1億元,一期建設內容為改造提升1.7公里G104道路,計劃2019年4月竣工。
項目工程北起220國道路口,南至濟南黃河大橋,規劃為城市主(次)干路,道路紅線寬度36-42米。本次主要建設內容為車行道由雙向四車道拓寬為雙向六車道,同時完善綠化帶、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道路寬度由22米拓寬為36-42米;地下埋設雨水、污水、給水、燃氣、電力、電信、路燈、交警等管線,同時完善路燈、交通設施等;道路兩側結合現狀綠帶寬度,補種小喬木及花冠木,提升道路景觀效果。
101省道改擴建項目位于大橋街道,總投資15億元,今年計劃投資10億元,建設北起G104國道與S101省道路口,南至G309國道與S101省道路口,全長約8公里,道路紅線42米,計劃2020年6月竣工。
項目工程北起104國道路口,向南通過309國道,接在建濟濼路穿黃隧道出口,全長約8公里,規劃為城市主干路,道路紅線寬度42米。道路定位為大橋組團南北向重要交通干道,近期承擔引爆區對外銜接交通,同時可作為遠期104國道改線創造替代條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