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貼培訓項目向所有具有資質的培訓機構和職業院校開放

  ◆初創階段及靈活形式用工等用人主體,可采取“經辦人書面承諾”方式減輕企業反復提供材料證明負擔

  ◆將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

  □記 者 張春曉

  通訊員 鹿 斌 報道

  本報濟南訊 穩就業,我省再加碼發力。近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的實施意見》,實行全民共享公共就業服務模式,健全全程銜接的服務功能,完善全域覆蓋的服務體系。

  公共就業服務,戶籍不再是屏障。為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我省提出,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的勞動者可持居民身份證(或社會保障卡),港澳臺人員可持港澳臺居民居住證(或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在常住地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申請公共就業服務。符合條件的非本省戶籍常住人員,與本省戶籍人員享受同等公共就業服務。

  保障各類用人單位同等享有公共就業服務?!兑庖姟诽貏e強調,對民營企業等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要公平對待,提供同等服務。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要在規定時間內審核用人單位相關資質,核實發布招聘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對處于初創階段以及靈活形式用工等用人主體,可采取“經辦人書面承諾”的方式受理,必要時可進行信息核查或工作人員調查,并在招聘信息中標注。據介紹,“書面承諾”這一創新做法,能有效減輕企業反復提供材料證明等負擔,切實實現“一次辦好”。

  根據《意見》,我省將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對接市場和產業發展需求,實施重點群體職業培訓專項行動,全面開展企業職工崗前培訓、新型學徒制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著力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訓,推進創業創新培訓。建立職業技能培訓項目清單,及時向社會公布并動態調整。政府補貼的培訓項目向所有具有資質的培訓機構和職業院校開放,公開向社會統一發布,引導勞動者更好地擇優培訓。

  《意見》提出,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各市可采取招標等方式,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和優質資源參與政府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將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支持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組織等提供專業化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支持社會組織等承接基層基本公共就業創業服務。

  據了解,在延續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這些傳統品牌就業服務專項行動基礎上,下一步,我省將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留魯就業體驗日、魯渝扶貧協作巡回招聘活動、巾幗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公益招聘大聯盟、下崗失業退役軍人和部隊隨軍家屬就業創業服務月、黃河灘區“樂業遷建”專場招聘會等具有山東特色的專項活動,編制活動月歷,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為勞動者求職就業和用人單位招聘用工提供精準公共就業服務。

 ?。ù蟊娙請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