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展示弟弟充值手游的交易賬單 記者李尚隆 攝張女士展示弟弟充值手游的交易賬單 記者李尚隆 攝

  近日,市民張女士反映:她10歲大的弟弟洋洋使用父母的OPPO R7手機玩游戲。其間,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向網易、騰訊旗下的4款游戲充值了5630元。咨詢網易公司后得知,洋洋所玩的兩款網易游戲實際是OPPO渠道版本,還需與OPPO公司客服聯系,“OPPO公司客服承認這個賬號沒進行實名制,可就是不退錢?!睂Υ?,OPPO公司官方客服人員表示,已記錄此事,會反饋給相關部門。騰訊公司官方客服表示,已受理此事,相關工作人員正與客戶核實處理此事。

  10歲熊孩子花5000多元玩手游

  張女士在高新區上班,拿到工資第一件事便是給父親買了部OPPO R7智能手機,“父母在老家養雞,現在流行網絡支付,我就用我媽的手機號注冊了個微信。”張女士說,父母不怎么會使用智能機,只有在收付款時會使用微信,“平時手機就放家里,我弟弟愛拿著打個游戲?!?/p>

  12月14日,張女士接到家人電話,稱弟弟洋洋玩手機游戲,把微信里的錢“花光了”。“我爸出去買東西現金不夠,就想刷微信里的錢,可總是刷不出來?!睆埮空f,父親還以為是自己操作不當,找人幫忙查看,發現微信里余額只剩5角錢了,賬單里有很多關于各種手機游戲的支付記錄。

  張女士翻看賬單發現,最早的一筆交易是11月11日,最后一筆交易是在12月9日,“總共充值了騰訊和網易的4款游戲,累計交易了三四十次,總共5630塊錢?!睆埮空f,家人曾質問過洋洋這錢是不是他花的,他也承認了。

  張女士說,洋洋是個對數字很不敏感的孩子,“連手機號都記不住?!?1月11日那天,父母用微信付款時不會使,讓別人幫忙操作,說密碼的時候洋洋也在跟前,“誰知道他給記住了。也就兩小時,就有了第一筆游戲消費。”

  無需實名制即可為游戲充值

  “聽說游戲公司對未成年人玩游戲也有監管責任?!睆埮空f,為挽回損失,她找到兩家游戲公司申請退款?!膀v訊那邊說還需要調查,目前還在等結果;網易則是把問題推給了OPPO公司?!?/p>

  “現在玩游戲都要求實名制,洋洋玩的兩款網易游戲都是用我的OPPO賬號登錄的,根本就沒實名制啊?!睋埮刻峁┑耐ㄔ掍浺麸@示,OPPO公司客服人員表示,經查詢張女士的OPPO賬號的確沒有實名認證,“這個實名認證是客戶自愿進行的,沒強制。付款是使用的其他支付平臺,這個是需要實名制的。”

  張女士對該工作人員的說法提出了質疑。據了解,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不理性充值,各類游戲都設置了實名認證程序。2016年12月1日印發并實施的《文化部關于規范網絡游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通知》第十一條顯示,網絡游戲運營企業應當要求網絡游戲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注冊,不得為使用游客模式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內充值或者消費服務。

  隨后,記者使用OPPO手機自帶的軟件商店下載了洋洋所玩的一款名為“明日之后”的網易手機游戲,并使用本機手機號注冊了OPPO賬號。游戲下載完后,使用OPPO賬號順利登入,期間游戲中曾彈出實名制對話框,但關閉后即可正常登入游戲。在完成該游戲“初級任務”后,即可在游戲商城中使用微信充值,期間僅需要微信支付的6位密碼。

  ●各方說法

  騰訊稱已介入處理 OPPO稱會記錄反饋

  張女士提供的處理進度單顯示,12月16日,網易公司工作人員回復:關于您提交的游戲問題,經核實,您孩子玩的是OPPO渠道版本,建議您聯系OPPO公司客服進行處理?!昂髞砦叶啻温撓礝PPO公司,他們的客服人員說最終結果是不能退?!睆埮空f。

  針對該問題,記者致電網易公司官方客服電話。在選擇該手機游戲后,語音提示:“如果您使用非官方的版本客戶端出現問題,還請聯系該運營商工作人員,官方客服無法查詢到非官方版本的充值情況?!?/p>

  對于未實名認證即可充值以及洋洋一家提出的退費問題,OPPO公司官方客服工作人員表示,已對此問題進行了記錄,并會向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反饋。騰訊公司官方客服人員則表示,通過查詢該游戲登錄號碼顯示,他們已經對此事介入處理,“負責處理該問題的工作人員已經與張女士聯系了。”

  ●律師說法

  10歲屬限制行為能力人 如家長不知情應該退費

  山東博睿律師事務所律師黃西文表示,現在孩子玩游戲私自充值已非個例,應當引起家長及游戲運營者的重視。在該案例中,年僅10歲的洋洋按照法律規定屬于限制行為能力人,在做出消費時應當與年齡相當,“如果是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巨額消費,那這屬于無效民事行為,游戲運營者應當把相關費用予以返還。”黃西文認為,作為游戲的運營者,應當在游戲的注冊時按照相關法規,嚴格審查游戲者年齡,使用真實身份證號注冊,盡到審核的義務?!皼]有進行實名認證,與游客的身份沒什么區別。即便支付平臺實名認證了,但也不能免除游戲開發者、經營者對未成年人進行限制的義務。沒有按照實名注冊規定的運營行為屬于違規行為。” (記者李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