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財政收入“擠水分”:平陰濟陽商河三區縣分管領導被約談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2018年2月22日至5月22日,中央第七巡視組巡視山東,將濟南市委和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黨組主要負責人納入巡視監督范圍。7月13日,中央巡視組反饋了巡視意見。
10月31日,中共濟南市委發布“關于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對巡視整改進展情況予以公布。
該通報特別指出,要強化統計數據質量管理。對該領域的問題,濟南從嚴從實快速整改,并且責成平陰、濟陽、商河三區縣分管常委、副區縣長作出書面檢查,并對其進行約談;責成三區縣發展改革委黨組作出書面檢查,對三區縣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
截至目前,平陰、濟陽、商河三區縣已基本完成2017年全部投資項目的清理排查工作,共清理排查投資項目785個,涉及投資額441.9億元。其中平陰、濟陽、商河分別為389個、198個、198個,涉及投資額分別為170.1億元、183.3億元、88.5億元。
濟南市認真梳理有關區縣造成虛增財政收入的原因,明確統一各區縣非稅收入有關入庫科目內容,堅決杜絕問題資金入庫。截至7月底,全市非稅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12.57億元,下降15%,原來虛增收入中的非稅收入“水分”已被全部擠出。
在堅決糾正虛增財政收入前提下,濟南市還嚴格制定并分解了相關區縣的整改任務計劃,在2018年內全部解決虛收問題。截至8月底,稅收比重達到85%,在全省位居前列。
為依法強化監督管理,濟南市還出臺了《關于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的實施意見》,完善政績考核指標,改進政績考核辦法,堅持依法統計、依法治統,確保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同時,將財政收入質量及稅收比重指標納入市對區縣的考核體系,建立起收入質量與轉移支付掛鉤機制,督促引導區縣做實財政收入。
此外,濟南市還下發了《進一步加強財政收入管理的通知》《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將做實財政收入等具體要求規范化、將督促區縣財政杜絕虛增收入的具體措施制度化、將考核區縣財政收入質量的方式方法程序化,從源頭和制度上杜絕財政虛增收入行為。制定了《濟南市稅收保障工作實施方案》,整合建立財稅大數據平臺,實現財稅信息各級共享,及時發現和堵住稅收方面存在的管理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