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0月30日訊 近日,李詠患癌癥去世引發網友集體哀悼。濟南市中心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劉傳勇在接受大眾網記者采訪時說,大多數胃癌、賁門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因為胃癌癥狀比較隱匿,早期癥狀像胃炎,吃些藥就能緩解,往往不能引起病人足夠的重視。

濟南市中心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劉傳勇接受大眾網記者采訪濟南市中心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劉傳勇接受大眾網記者采訪

  劉傳勇說,癌癥患者一發現腫瘤,往往會著急做手術。很多人以為,得了腫瘤一定要去做手術,如果不做手術,好像就沒有了治愈的可能。其實并非如此,許多病人選擇手術再做化療、放療,結果未必會好。劉傳勇說,應該轉變觀念,手術、化療、放療都是腫瘤標準的治療手段,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可以優化,像胃和賁門的腫瘤發現時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偏晚期,可以采用術前治療或轉化治療,化療、放療之后使腫瘤從晚期變成相對早期,再去做手術,就能清除得比較徹底。目前,濟南市中心醫院全面實行腫瘤病人的多學科診療,以這種方式治療的病人多數沒有復發或轉移。

  為什么大多數胃癌、賁門癌發現就是晚期呢?劉傳勇解釋,這是因為胃癌癥狀比較隱匿,早期癥狀像胃炎,吃些藥就能緩解,往往不能引起病人足夠的重視。另外病人對做胃鏡有心理上的恐懼。他提醒,雖然做胃鏡不舒服,但還是要做,診斷清楚再治療,以免延誤病情。現在生活節奏再快、壓力再大,也要注意合理飲食,身體不適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

  劉傳勇對大眾網記者說,癌癥發病機理復雜,大概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外因如病毒感染,病毒引起的肝炎就有可能轉變為肝癌;內因如高脂飲食、飲酒、吸煙以及精神過度緊張導等長期作用,細胞會發生變化,表現為難以治愈的炎性反應、增生或過度增生即所謂癌前病變;此外癌癥與遺傳因素也有關。劉傳勇提醒,癌癥分三級預防,一級預防是危險因素防控,比如健康宣教、大氣污染的治理;二級預防是早篩、早診早治,早期篩查的意義在于早期腫瘤治愈率高,大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早期病人都可以治愈;三級預防就是規范化診療,發現惡性腫瘤到正規醫院積極配合治療,少走彎路。

  劉傳勇介紹,我國呈現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高發癌譜并存的局面,以發展中國家高發癌癥為特點的上消化道癌癥居高不下,以發達國家高發癌為特點的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迅速上升。他說,目前我國肺癌發病率最高,發病原因復雜,比如結核治愈了,但結核病灶還存在,慢性炎癥反復刺激可能會轉變成肺癌;還有抽煙和空氣污染都可能造成肺癌發病率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現在的統計,除了肺癌以外,其他癌癥都與肥胖有關,體重指數過大的人群,腫瘤發病率明顯增高。(大眾網—山東24小時客戶端記者 吳軍林 儀首歌)

  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