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公司設套強扣大額工程款

  立秋后迎來裝修旺季,怎樣避免被裝修公司“宰殺”?

  買房本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加上之后的裝修可謂難上加難,裝修陷阱太多,總是難以預料。近日,煙臺某裝修公司提供“包工和包料”服務,誘使市民小張交付首期工程款28200元,簽署總價值94000元的合同,但選好的地板和地磚卻是“水中月亮”。發現落入陷阱后,小張要求退回全款,裝修公司竟倒打一耙,非要扣除23736元違約金和設計費。經芝罘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調查、調解,一次追回全額首期工程款28200元。立秋后迎來裝修旺季,芝罘區市場監管局提醒市民小心陷阱,避免被裝修公司“宰殺”。

  市民投訴:好處說了一套 竟是“水中月亮”

  6月14日,芝罘區市場監管局接到一起投訴:市民小張買下一套新房,正待裝修時,接到某裝修公司可提供全套裝修服務的電話。4月22日下午,小張來到該公司聽業務員介紹裝修服務項目。業務員承諾:可提供包工和包料全套服務;所供某“品牌”地板、地磚是“標配”的可任選;裝修設計由五人團隊擔任,且是原創的,并由首席設計師執筆。

  雙方還未確認設計方案,業務員又吊開胃口:“公司舉行裝修材料優惠活動,名額有限,首次進店者才能參加!”小張不覺心有所動,稀里糊涂地交付“首期工程款”28200元,拿到一張《收款專用收據》。之后業務員才拿出所謂的《格式合同》,未作任何解讀就誤導小張催其簽名,裝修總值94000元。

  5月6日小張去選材料,業務員竟變臉了:“某‘品牌地板’僅兩款可選,如選其它款的單價需加錢;另一種‘品牌地板’所有款式均需要加錢;某‘品牌地磚’全停產不可選?!?/p>

  小張再反復閱讀《格式合同》,總覺其中一些條文與裝修需求存有歧義。查后又發現裝修圖其實只由一個“生手”設計,所謂“五人團隊”是“空頭支票”;所需裝修材料在合同中原已明確由小張自選。但提供的唯一設計圖完全使用某網站模板沒有創意,裝修材料也由網站默認不可選擇。小張感覺被騙,要求全額退款被拒絕。

  執法調查:合同寫得好看 ,暗藏連環圈套

  6月14日上午9時,經“山東省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系統”,小張訴至芝罘區市場監管局,要求該公司全額退款28200元。

  6月15日上午9時,執法人員召集公司業務經理和設計師同小張見面,展開調查進行質證。

  執法人員從裝修范圍、合同簽署、供貨品種等環節入手展開調查。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小張擬裝修的房子為123.40平方米,所簽合同多達九份,《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合同》作為主合同,其余八份副合同分別冠以“項目報價”、“設計協議”、“委托設計”等名堂,有的純屬多余,不用說消費者看不懂,就是執法人員連看幾遍也覺頭暈。特別是對簽約過程和設計標準、付款名稱、材料款式、違約責任等可引發糾紛的關鍵點,執法人員是通過微信、電話,經反復閱讀、對比、核實才逐漸弄明。

  記者了解到,裝修公司所擬合同(主、副)內容、合同履行過程存在如下問題:

  在合同(主、副)內容方面,合同種類和條款雖多卻顯籠統。尤其是房子總體布局及所需材料名稱、相應售價、基本數量等可引發糾紛的條款和違約責任均未明確;經營過程方面的問題分別是“隱瞞服務信息、涉嫌誤導簽約”、“言行前后不一、說明相互矛盾”、“承諾免費測量、圖紙并不實用”。合同由該公司提前擬制、印刷,業務員填寫其中條款后的空格后不作解讀就讓小張簽字。如此而為怎不令人心覺是早已挖好的“套人陷阱”呢?由此可見,小張“違約”是因裝修公司“違法”引起。

  調解結果:全額退還現金 責令進行改正

  初次調解無果。6月19日,執法人員召集該公司常務副經理與小張見面,繼續調查、進行調解。究竟誰該賠誰的錢是雙方爭論的第二焦點,也是處理難點。

  “依照約定小張須承擔23736元的‘違約金’和‘設計費’。”該公司常務副經理表示:“因為一方違約,須承擔合同總值20%的‘違約金’(94000元×20%=18800元);‘設計費’是每平方米收40元(123.40平方米×40元/平方米=4936元)?!毙埐桓适救醯貭庌q道:裝修公司騙人必須全額退款。

  裝修公司是否應扣除小張的“違約金”呢?“《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山東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均明確規定,經營者提供服務質量、性能、用途等信息時,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尤其不得隱瞞重要事實,誘騙消費者訂立或履行合同?!眻谭ㄈ藛T表示:“裝修公司不能隱瞞付款后所產生消費風險,將合同簽署變為誘人‘工具’。合同雖簽但是無效!因為簽約中,該公司歷經了‘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過程,就應承擔全責!”

  裝修公司常務副經理表示可以不扣18800元違約金,但要得到4936元設計費。執法人員強調,裝修公司提供的設計圖有悖約定毫無實效,達不到約定設計標準,就不應扣設計費。

  自2018年6月19日后,執法人員又通過四次電話、一次面談,向裝修公司常務副經理講明應該退款的道理和拒絕后果,副經理表示愿意退款。8月17日下午,雙方在芝罘區市場監管局,簽署《消費者權益爭議調解書》后,小張終于拿到全額“首期工程款”28200元,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對該公司的違法行為芝罘區市場監管局已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限期改正并給予行政警告。

  據悉,本糾紛處理結果是該局近兩年來房屋裝修合同糾紛中全額退款、賠償數額最多的一個。

  消費警示:簽署裝修合同 務必小心被騙

  裝修房子,是不少家庭要過的一關。立秋后又迎來裝修旺季。怎樣避免裝修陷阱呢?執法人員認為,通過本起糾紛,市民可從如下方面自我保護:

  一是裝修公司要選好。盡量選有資質(格)的公司;如想少花錢,找私人干,活干得好、工錢公道未嘗不可。正規裝修公司須持《營業執照》、《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專業資格證書》。在執照和證書中對經營范圍、資質等級均分別明確。而多方考察感覺放心,再彼此合作是防騙前提!

  二是合同條款須完善。在看樣板房時,圍繞設計風格、擬用材料、裝修標準、收費價位、違約責任等環節,要充分交流、完全弄明后再簽合同。合同須約定施工時限、施工材料、施工質量、保修內容和期限、費用結算、違約責任等內容。所有環節考慮成熟、感覺無誤再交“定金”或“首付款”。

  三是施工期間常檢查。裝修圖應包括平面、立體的兩種。戶主對圖紙應仔細審閱、全面核對。如覺不滿及時提出、講明要求,直至補充修改滿意。施工期間戶主要常到現場檢查效果,發現問題及時提出,以免后患。施工中對裝修公司擅自超出約定的增加費用可以拒絕。

  四是完全滿意付余款。施工結束后,戶主與師傅要對照圖紙,逐一檢查各項工程尺寸數據、平整程度、接縫效果、防水處理等環節效果。如裝修公司所供材料或工程質量不符標準,應當免費返工、重做。所有環節滿意后戶主再交工程尾款。對無法解決的糾紛可投訴或舉報。
來源:水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