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界面 文 :徐秋雨 初彥墨 楊雅文來源:界面 文 :徐秋雨 初彥墨 楊雅文

  最近,關于北京房租上漲的話題一直很熱。前幾日,原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炮轟自如、蛋殼等長租公寓運營商以高出市場價20%-40%的價格爭搶房源,這番言論將這輪輿論熱議推向高潮,監管層也開始介入。

  8月23日,自如發布聲明稱,全面接受政府部門的調查結果,并將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度自查、堅決整改。

  從數據角度來看,北京房租真的漲了很多嗎?為什么會上漲?中介在其中參與了多少?

  最近房租“飛漲”了嗎?

  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7月,北京租房租金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8%,較上月增幅均有降低。

  鏈家數據顯示,當前北京房租同比與環比漲幅并未顯著擴大,2018年前7月北京平均租金為86.4元/平米,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未出現非理性上漲。北京房租7月環比漲幅約為2%,較上月略有下降。

  中國房價行情網數據則顯示,2018年7月北京平均房租水平為92元/平米,環比漲幅為2.63%,較上月提升1.7個百分點。

  此外,這兩家機構的數據都顯示,近一年北京房租價格的上漲高峰出現在2017年12月,單月環比漲幅達到10%。

房租為什么漲?房租為什么漲?
  • 供不應求?

  Real Data數據顯示,受政策、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北京租賃新增掛牌房源量就開始下滑,使得今年以來的新增客房比始終維持在高位。可租賃房源長期供不應求,房租自然會持續上漲。

  其實租賃房源短缺的現象在中國一二線大城市中都普遍存在,其中最短缺的還是北京和上海,房源缺口在400萬間左右,平均一個房間得住1.8個人才能滿足租賃需求。

  • 房租跟著房價一起漲了?

  一般來說,房價反映了房屋在資本市場的價值,房租則能夠反映房屋的實際使用價值。房屋價值上升,其使用價值也會隨之升高。

  業界常用租金收益率(年租金收入與房屋價值的比值)來反映房租與房價的偏離度。比如,房價在某些時間漲得過快,偏離了價值中樞,租金收益率就會下降。

  從目前來看,中國50個典型城市的租金收益率水平基本在2%-3%之間,一線城市僅為1.7%,明顯低于國外大城市的水平,這一方面說明中國的房價整體偏高,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租金水平還存在一定的上漲空間。

  • 中介哄抬價格?

  中介在租賃市場的參與度在近年不斷升高,新成立了許多長租公寓品牌。這些長租公寓一般都擁有標準、精致的裝修,有配套的保潔、維修等服務,租金水平也明顯更高。為了搶奪更多市場,許多中介被指責存在瘋搶房源、哄抬租金的現象。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北京是全國租房機構化比例最高的城市,為10.3%;杭州次之,為9.2%。

  近日有自媒體發文指出,中介利用法律盲區侵犯租客和房東的權益,以“空手套白狼”的形式套取大量貸款資金用于自身發展,把風險轉移給房東和租客以及全社會。一旦中介資金鏈斷裂,將引發劇烈的社會動蕩。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界面數據(公眾號ID:tuli_shuju)表示,這種說法夸大了長租公寓的盈利能力,長租企業通過杠桿方式來獲取資金的現象是存在的,但不占主導。

  “對于類似對比‘販毒’的盈利,其實是過于夸大了長租公寓的盈利能力了。當前市場爭論的其實是房源的收儲內容。但是銀行本身也會把控風險,銀行也不會說房東的房源做抵押,就一次性可以進行撥款,這本身在操作上說是有困難的。

  所以類似長租企業通過杠桿方式來獲取資金,進而收儲房源的做法,或是部分業務中存在,但也不能說占主導的。因為最終衡量此類模式是否可以推進的,其實還是看租賃的效果。

  如果租賃的市場認可程度不高,那么此類模式本身也是有風險的。因為最大的前提是,還沒有哪家租賃企業可以收購全部的存量房,這樣如果機構房源太貴了,市場需求就會進入到個人房源上的。”

  房租,沒那么簡單

  事實上,房租不僅僅是一項日常支出,還與宏觀經濟有著密切的關系。

  首先,住房租金是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一項統計指標,是“居住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子項目。房租水平的變動會直接對居民日常消費產生影響。

  另一方面,房租水平還能夠反映區域經濟活躍程度。一般來說,經濟發展好的地區會吸引更多的租賃人口,這些租賃人口的可支配收入也相應較高,房租水平也不會低。

  從下圖可以看出,近三年房租上漲最快的區域,基本都是經濟發展較好的東部省份。安徽、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的房租也明顯上漲,說明當地的經濟活力在增強。

  與此同時,我們還能從“GDP與租金的偏離度”窺見地方經濟數據的“注水”程度。比如,有些地區“經濟強、租金滯”,GDP增速要明顯高于租金,這可能意味著經濟數據存在“注水”。

關鍵詞 : 房租中介自如關鍵詞 : 房租中介自如

  (來源: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