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環翠區溫泉鎮原殘聯理事長林國忠利用負責危房改造工程的職務便利,為工程承攬人協調村里關系、辦理相關手續、工程審計與撥款等提供幫助,收受他人所送現金5萬元,受到開除黨籍、行政撤職處分。”4月4日,山東省紀委監委網站通報5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典型問題。這已是該省今年第三次就此類典型問題進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今年以來,山東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不斷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上半年,全省共查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3544件,處理4763人,黨紀政務處分2385人,移送司法機關129人,問責815人。

  強化擔當,把責任牢牢扛在肩上

  “扶貧資金、民生資金、專項資金一分都不能貪占挪用。紀檢監察機關要把扶貧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重點,持續抓下去。”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多次對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工作作出批示,多次深入所聯系的貧困縣,調查了解情況,當面指出問題。

  作為落實主體責任的重要抓手,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開展全省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的工作方案》,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全省層面集中4個月開展專項治理。今年2月,省紀委監委貫徹中央紀委要求,下發《關于2018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工作方案》,持續強化專項治理水平,有效推進了全省層面的專項治理。

  “要監督執紀問責再深化,深入基層一線發現問題、核實問題,嚴肅查處貪污挪用、雁過拔毛、優親厚友等問題以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嚴格問責追究失職失責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紀律和作風保障。”7月7日,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陳輻寬到東平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再次提出明確要求。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專項治理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從嚴從快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僅全省面上4個月集中專項治理階段,就組織各種形式察訪1262次,發現問題線索4267條;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2257件,處理2905人,黨紀政務處分1411人,移送司法機關81人。認真落實問責條例及有關規定,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專項治理中推動扶貧主責部門嚴格落實監管責任,對職能部門監管職責履行不到位,該發現的問題沒有發現、發現問題后不處置不整改的,一律嚴肅問責。上半年,共問責扶貧領域失職失責人員815人,其中組織處理547人,黨紀政務處分268人。

  創新打法,提高整治“蠅貪”精準度

  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平邑縣保太鎮卓家村原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趙志法伙同村委委員兼會計卓生學,利用兼任村扶貧互助社職務的便利,編造貧困戶借款申請等材料,套取專項財政扶貧資金51萬元,用于歸還村集體借款和個人借款。趙志法同時涉及其他違法問題,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卓生學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退賠違紀所得。值得注意的是,這條問題線索是由省委巡視組到該縣巡視時,通過深入一線、進村入戶核查信息而發現的。

  新一屆山東省委前兩輪巡視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重點,實現對20個脫貧攻堅重點縣(市、區)巡視全覆蓋,共發現并移交扶貧領域問題線索467條。市縣兩級黨委把脫貧攻堅重點鄉鎮(街道)、村居(社區)作為巡察重點,著力發現違規違紀問題,今年以來,共巡察鄉鎮(街道)648個、村居(社區)7625個。

  除了發揮巡視巡察利劍作用,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還不斷拓寬監督舉報渠道,提高發現問題能力。省紀委監委和全省20個脫貧攻堅重點縣(市、區)及所在市紀委監委繼續發揮24小時專線舉報電話9600112作用,省紀委監委在互聯網門戶網站開設“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舉報專區”。東營市建立重點問題線索移交制度,做到第一時間分流、第一時間核查、第一時間處置。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作為重點內容,實行常態化察訪督查,其中省紀委監委分兩批派出17個察訪組,見人、見事、見資金、見項目,發現問題線索73條,查實47條,處理64人,其中黨紀處分51人。聊城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常態化、“推磨”式不間斷察訪,對承擔脫貧攻堅任務的29個市直部門(單位)落實扶貧政策、資金監管使用等情況開展專項檢查。

  省紀委監委深化對扶貧領域問題多發易發地區和關鍵環節的重點督導,繼續把20個脫貧攻堅重點縣(市、區)全部納入督導范圍,把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全部納入督辦范疇。省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分別聯系1個縣(市、區),黨風政風監督室、信訪室和執紀監督室分別督導,當面向當地縣(市、區)黨委、紀委主要領導交辦問題,提出要求,壓實責任。今年3月,省紀委監委向33個重點督導縣(市、區)集中交辦168條扶貧領域問題線索,查實119件,處理201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66人,移送司法機關5人,對30人進行問責。

  嚴查重處,堅決打掉扶貧“攔路虎”

  “感謝縣紀委監委為我們追回了‘救命錢’。”山東省蒙陰縣云蒙湖生態區北太平村貧困戶老王激動地說。原來,該村原黨支部書記李作玉在沒有召開村集體會議的情況下,擅自將應發放給貧困戶的香菇大棚扶貧項目收益資金6000元,挪作村里的衛生管理費支出和村集體日常開支。李作玉最終受到開除黨籍處分。

  “對于膽敢對扶貧款動歪腦筋、伸黑手的,我們堅持零容忍態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山東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委副主任孫豐華表示。針對查處基層違規違紀問題易受說情干擾的實際,對群眾反映強烈、問題嚴重、典型性強、久拖不決的重要問題,省市紀委監委直接審查,提級辦理,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快查快結,提高震懾力;對基層辦案阻力大的,實行異地交叉辦案和鄉鎮紀委聯合辦案。

  “諸城市賈悅鎮原民政網長兼灌津社區服務中心主任臧紀亮利用職務便利,以其母親名義為自己家庭辦理、審批農村低保待遇,騙取低保金共計4.5萬元,占為己有,受到開除黨籍處分、辭退處理,司法機關已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1月31日,省紀委一次性通報7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典型問題。“我們充分發揮通報曝光的教育、警示、震懾作用,進一步強化不敢氛圍,及時選取典型問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已形成常態。”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莊斌介紹,今年以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分1123批次通報曝光扶貧領域典型問題2528起次,涉及3516人次;省紀委監委分3批通報曝光典型問題17起,點名道姓通報曝光23人,形成強烈震懾。

  點評: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是一項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加大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力度,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紀檢監察機關責無旁貸。貫徹落實中央紀委二次全會關于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工作部署,山東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夯實政治責任,堅守職能定位,在精準發現上下功夫,在嚴查快辦上發力,在嚴肅問責上較真,堅決掃清扶貧路上的“攔路虎”,努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紀律和作風保障。

  放眼全國,今年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扎實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有力推動了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解決,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更增強了群眾對實現脫貧目標的信心。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脫貧攻堅決勝期,我們仍需以持續抓的韌勁治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做到一刻不松、半步不退,尤其要嚴防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厲查處和糾正貫徹黨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不堅決不到位、弄虛作假問題,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職能部門監管職責不落實問題,以及貪污挪用、截留私分、虛報冒領、強占掠奪等行為,以正風肅紀的實際行動護航脫貧攻堅,回應群眾期待。

來源:山東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