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小寶寶能健康降生

  是做父母最開心的事情

  前些天

  青島一名產婦生下女嬰

  但是經醫生檢查后,結果驚呆了!

  一個多月前,產婦郝贏(化名)生下一名女嬰,可沒想到女兒全身沒有血色,像一張白紙。女嬰被緊急送入市立醫院東院區兒科,診斷發現原來是患上了“極重度貧血”。經過19天緊張救治,寶寶小臉紅彤彤地順利出院,并迎來人生的第一個“兒童節”。據悉,之前國內搶救成功的極重度貧血患兒血色素最低值為22克/升,而郝贏的女兒以16克/升“刷新了這一紀錄”。

女嬰經過救治后,順利出院女嬰經過救治后,順利出院

  4月25日11時左右,懷孕近38周的郝贏,感覺寶寶的胎動與往常不太一樣,便趕緊來到市立醫院東院區產科。醫生立即安排手術,剖宮產下體重2450克的女嬰。但是,醫護人員隨即發現,這名剛剛來到人世的女嬰不僅反應差,而且全身如白紙,隨即被轉入東院區兒科新生兒監護室。

  兒科主任李紅、副主任劉文東和護士長侯靜帶領醫護人員,立即啟動院內應急搶救機制,與產科醫護人員充分溝通寶媽情況,與輸血科聯系輸血……一場“生命保衛戰”迅速打響。

  醫生們首先應用呼吸機輔助嬰兒呼吸,同時,由于女嬰失血嚴重,動靜脈穿刺極度困難,技高一籌的醫生馬上采用臍靜脈置管新技術,為女嬰順利打通“生命通道”。擴容、糾酸、升壓等一系列救命的治療,為她小小的身體建起了“保護屏”。

  但急查血常規結果卻把醫護人員嚇了一大跳,她的血色素只有16克/升。此前國內搶救成功的極重度貧血患兒血色素最低值是22克/升。也就是說,醫生們不僅僅是在與死神搶奪生命,還在挑戰一個沒有多少臨床經驗可以借鑒的“國內紀錄”。

  緊急搶救幫新生兒闖過10多道難關

  根據應急搶救預案,大約120毫升特殊血源的“救命血”第一時間順利注入女嬰體內,讓她有了穩固的救命之源。另外,女嬰還存在著酸中毒,腦、肝、心臟、腎等多臟器損傷。

  醫護人員及時為她做好亞低溫腦保護,給予營養臟器功能支持等等,一點一點幫著她闖過了腦損傷、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多臟器功能損傷,電解質紊亂、水腫、腸道不耐受等一道又一道難關。

  女嬰入院的第19天,兒科終于創造了奇跡,女嬰的各項指標恢復到正常水平,生命體征穩定。爸爸媽媽抱著全身恢復“紅彤彤”的女兒,高高興興出院回家,迎來了女兒人生中第一個“國際兒童節”。

  胎母輸血綜合征,如何破?

  李紅介紹,嬰兒剛出生時,皮膚都是紅彤彤的,血色素一般不低于145克/升,而這名女嬰出生時只有16克/升。

  這極重度貧血是如何“擊中”她的呢?李紅說,這種情況是因為胎母輸血所致,通俗解釋,就是胎兒血流失至母親體內,導致自身貧血。單胎的“胎母輸血”往往很難通過手術干預,只能早發現,早救治。

  李紅特別提醒廣大孕產婦——

  1。加強孕期管理尤為重要,孕期除了定期常規產檢,從孕34周開始還要進行胎心監護;

  2。如果在此之前已經存在胎動異常等情況,胎心監護就要提前至孕32周開始。

  3。另外,孕婦每天的胎動自我監護也非常重要,一發現異常,要馬上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以便發現胎兒宮內缺氧等危急情況,可以得到及時正確的救治。

來源: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