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城東部一家綜合體兒童用品專賣店內,有家長正在挑選玩具。(張錚 攝)在省城東部一家綜合體兒童用品專賣店內,有家長正在挑選玩具。(張錚 攝)

  “六一”兒童節了,為孩子挑選一份玩具作為節日禮物,成為許多家長的想法。可是如今的玩具不光包裝越來越精美,價格也是“噌噌噌”一個勁兒地漲。記者日前走訪多家商場、玩具專賣店發現,數百元一盒的玩具比比皆是,上千元的大型玩具也并不鮮見,這讓很多家長直呼“玩不起”,盡管如此,仍有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不惜“一擲千金”。專家表示,玩具市場價格虛高,與商家摸準了孩子和家長盲目跟風和攀比的心理有直接關系,政府應對玩具行業進行有效規范和價格指導,為孩子營造健康成長的環境。

  買件玩具得下點“血本”

  5月29日,盡管不是休息日,但在濟南東部一家綜合體的兒童用品店內,前來選購玩具的顧客仍是絡繹不絕。店里成套的高檔玩具、尤其是動漫IP的玩具,特別受青睞。

  “這幾天玩具賣得比平時多了一倍多”,一名店員告訴記者,像超級飛俠、粉紅豬小妹這樣孩子愛看的動畫片,相關題材的玩具也賣得格外好。

  記者看到,包裝精美的卡通玩具,價格也同樣不菲。以超級飛俠為例,手掌大小的就要賣到129元,考慮到“主人公”至少有六七個,孩子們要想集齊,就得花到上千元。

  在另一家主營樂高玩具的店里,大部分成盒的玩具價格都在300-500元,也有不少適合大孩子玩的大型玩具,則可以賣到1500元以上。一位在此選購玩具的顧客自稱是為親戚家的小孩買禮物,“幾百塊錢也就買個小盒的,要想送得出手,怎么著也得買七八百塊錢的。”

  記者注意到,由于臨近“六一”,這些玩具店普遍都在搞促銷活動,有的打折力度還不小。盡管如此,不管是適合小學生玩的卡通人物玩具,還是適合低齡兒童玩的啟智玩具,算下來很少有低于百元的。“其實買回去孩子的新鮮勁也就幾天,過段時間就吵著要新玩具,因為他的同學又買新的了”,一正在選購玩具的趙女士無奈地說,她兒子今年上三年級,家里光玩具已攢了八大箱了,每年花在玩具上的錢,保守算下來就得三四千元。

  專家建議給玩具行業“降溫”

  對很多工薪族家長來說,雖然都愿掏錢給孩子買玩具,可面對“節節高”的玩具價格,確實有點心疼和無奈。趙女士告訴記者,現在的玩具包裝看上去挺精美,其實打開大同小異,花幾百塊錢買幾個小人,怎么想怎么不值。可是既然孩子愿玩,做家長的只能盡量滿足。

  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玩具在開發智力方面,其價值與價格并沒有直接關系。之所以價格虛高,除了人們生活品質提高以外,商家抓住孩子之間相互攀比、家長喜歡盲目跟風的心理,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這種現象不加以遏制,不僅將加重一些家庭的生活負擔,對孩子養成正確的、理性科學的消費觀、金錢觀也是非常不利的。

  “應該給玩具行業潑點冷水,降降溫了。”王忠武表示,當前的玩具市場魚龍混雜,有些玩具不安全、不環保,甚至還有不良文化傾向摻雜其中,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人格形成非常不利。他建議有關部門應在嚴控玩具質量的同時,加強對玩具行業的有效規范,引導正確的價格形成機制,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更好的輿論環境和成長環境。

來源: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