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5月17日訊 5月17日上午,濟南市軌道交通R1號線首列車接車儀式在范村車輛基地順利舉行,四位市民代表與建設者代表共同為濟南市軌道交通R1號線首列車揭幕。這是濟南軌道交通建設取得的又一重大階段性成果,標志著軌道交通R1號線距離2019年元旦通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也為接下來的聯調聯試和試運行奠定了基礎。

  跑完全程僅35分鐘!大量車內細節來了

  R1號線南起池東站,途經長清區、市中區、槐蔭區,北至演馬莊西站,全長26.1公里,總投資約129億元。R1線是一條創新科教線,它連接長清老城區、大學城組團和西客站中心,串聯了創新谷、園博園等重點區域,濟南地鐵首列車為B2型車,每列車由4節車廂組成,濟南市市花“荷花”作為外觀造型設計。R1線視覺上主色調是個性特別的丁香色,清新明快,符合科創的線路特征。車高3.8米,寬2.8米。一節車廂可容納240人左右,四節車廂可容納960人。平均運行速度將達到45千米/時,高于一般地鐵線路35千米/時的運行速度,跑完全程僅需半個多小時。

  車輛玻璃鋼座椅采用淺色搭配,在符合人機工程設計原則的前提下,為提升乘坐舒適度,客室座椅寬度由常用的430mm 擴大至450mm;針對車輛大部分為地面高架線運營情況,客室側窗由國內常見的1400mm 擴大至1600mm,提高車輛通透性;車輛還具有綠色節能的特點,列車采用變頻式冷暖空調,能效比可達2.3以上;列車內部全部采用LED照明,并可根據外部光照條件自動調節亮度。車輛也十分耐用,車輛結構設計壽命為不少于30年。此外,車輛還具有易維護的特性,停車列檢庫覆蓋無線網,列車回庫后,可通過該無線網將列車故障、事件記錄等數據自動或手動發送到地面服務器,可節省大量登車作業時間。

  目前全線11座車站全部完成主體結構施工,2018年4月20日成功實現全線貫通,計劃今年7月實現“軌通”,8月實現“電通”,10月啟動機電設備聯調聯試工作,2019年元旦通車。

  車輛設計、生產過程中,對質量把控有嚴格的要求,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專門聘請車輛第三方監造人員與集團內部車輛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監造團隊,參與車輛整個設計、生產、調試、驗收階段,嚴控質量和進度管理。車輛到達范村車輛基地后,即將開始緊張的調試工作,涵蓋了到貨檢查、靜調、動調、列車上線冷熱滑、列車上正線5000 km試運行,以及一系列整改工作和最后預驗收工作,保證車輛設計生產滿足運營需求。首列車到來后,剩余的23列車也將陸續到達。

將有24列車服務R1線將有24列車服務R1線

  據了解,R1線軌道交通的車輛在范村車輛基地內進行檢修和夜間停放,R1線共有24列車在未來服務于廣大乘客,全線試運行之前,24列車將陸續抵濟。

快跟著小編“上車”快跟著小編“上車”

  ↓

車內是這樣的車內是這樣的

  ↓

車內的線路圖車內的線路圖

  ↓

到站提醒看這里到站提醒看這里

  ↓

R1線首輛列車正式亮相R1線首輛列車正式亮相

  濟南軌道交通其他線路目前有啥樣的進展?

  濟南軌交R3線年底有望洞通

  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有關人士介紹,目前軌道交通R3線正在推進,按照計劃,今年年底R3線實現洞通,明年實現軌通和電通,2020年開通運營。此外,R2線正在進行市政管線遷改等前期準備工作。

  除了R線外,濟南軌道交通的二輪規劃正在報批審核階段。根據規劃,濟南軌道交通二期建設規劃主要包括7個項目,包括M1至M4這4條M線,以及一條軌道交通環線和R2、R3的延長線。其中,貫穿南北的M2線,在線路上會從南北康順著大緯二路向北走,“以后要越過黃河”。而據此前環評公示等所透露的信息顯示,M2線的起止點已由早先規劃的北至濼口,變更為繼續向北延伸至黃河以北。

  據濟南軌道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M線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了規劃設計、環評、穩評以及保泉等硬件支撐,環評已報到環保部,正在審批。M1、M2、M3線已基本上完成了初步設計,達到了施工招標的條件。貫穿城市東西、沿經十路走行的M3線也有望盡快“動起來”,經十路是目前車流量最大的一條線,如果有條件,今年年底就開工M3線的建設。

  目前,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已啟動了M1和M4線的前期研究工作,M1線將串聯新東站、CBD、現有火車東站、濟南站和濟南西站,市民15分鐘就可輕松到達市中心。

  (閃電新聞編輯高亞南 柴慧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