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8山東7成職場人有意跳槽 “90后”成最積極分子

  隨著“金三銀四”招聘旺季的結束,不少企業在此期間大肆招聘,同時不少職場人也紛紛行動開始跳槽,跳槽以成為當今職場的常見現象。近日,齊魯人才網調取山東地區30萬份樣本發布了《2018山東職場春季跳槽報告》,山東地區7成職場人有意或已經完成跳槽,目前山東省平均跳槽周期穩定在3.12年,濟寧市成為全省跳槽高發地區。

  7成職場人已積極行動,當前工作滿意者不滿1成

  上圖為2018年春季山東地區職場人跳槽意向占比,通過分析不難發現,山東地區7成職場人有意或已經完成跳槽,其中更新簡歷,確定跳槽的人最多,其占比為44%,有意向,保持觀望者占到17%,更有8%的職場人已經完成跳槽。對工作滿意,不會跳槽者不足1成,僅占6%,另有24%的職場人未確定是否跳槽。

  濟寧成跳槽高發地,萬名職場人已經跳槽

  以上數據來源于山東地區12萬份已更新并準備跳槽的職場人,通過對全省各地市跳槽熱度分析不難發現,濟寧市成為全省跳槽高發地區,全省跳槽人數中有11.94%來自這一地區,煙臺、濰坊、泰安三地職場人跳槽也相對活躍,其人數占比分別為10.41%、9.78%和9.69%。德州市跳槽熱度最低,其跳槽人數僅占全省的1.57%。

  “三年一跳”已成山東職場常態,菏澤職場人穩定性差

  目前山東省平均跳槽周期穩定在3.12年“三年一跳”已成山東職場常態。威海職場人最為穩定,其跳槽周期為3.79年。淄博、泰安也相對穩定,跳槽周期分別為3.71年和3.52年;菏澤地區工作穩定性最差,跳槽頻率最高,跳槽周期為2.99年。綜合對比來看,威海、淄博、泰安、濱州、德州、聊城、煙臺7市職場人跳槽周期超過3.4年,其他10市職場人跳槽較為活躍。

  “90后”成跳槽最積極份子,跳槽周期僅為1.66年

  就年齡來看,“90后”無疑是跳槽最積極份子,占全省跳槽人數的41.6%。不難發現,跳槽人數占比與年齡大小成反比,即年齡越大,跳槽人數越少,80后、70后、60后的人數占比分別為31.4%、15.6%和11.4%。而跳槽周期又與年齡成正比,即年齡越大,工作越穩定。90后職場人不幸再次被點名,畢竟其跳槽周期僅為1.66年。

  90后的不穩定首先受其就業目標影響。對薪資福利不滿意、實際工作與期待不符等成為跳槽的重要原因。換句話講就是如果覺得被套路了就趕緊撤。除此之外,90后職場人缺乏職業規劃的這一現狀也再次突顯出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高薪也成為不少90后職場人工作不穩定的重要因素。

  網絡游戲行業成跳槽重災區,業內互挖現象嚴重

  山東哪些行業的職場人最愛跳槽?其崗位薪酬又如何?就跳槽周期來看,網絡游戲這一行業最不穩定,其跳槽周期僅為1.93年;教育/培訓,互聯網/電子商務位列第二三,其跳槽周期分別為1.96年和2.06年。網絡游戲人才跳槽頻繁也與我省相關產業發現緩慢有關,畢竟業內成熟的專業人才就那么多,因此形成了一個“招聘怪圈”,就是“今天你挖我的人,明天我挖你的人”。

  跳槽漲薪快?近3成職場人為此跳槽

  究竟是哪些因素影響著職場人跳槽呢?為此我們也選取了占比最多的10大因素。薪酬無疑成為促發跳槽最重要的原因,依然有接近3成的職場人因為薪酬跳槽。除此之外工作地點不方便、家庭原因也成為誘發跳槽的重要原因,占比為12.58%和11.32%,職場人跳槽多為其主觀因素,即對當前工作不滿而跳槽,此外僅有3.84%的職場人因不滿公司管理制度而選擇跳槽。(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