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要求,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干部增強群眾感情,嚴格約束自己,嚴格家教家風?!凹绎L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睂θ照帐形N?、統戰部部長萬同來說,敗壞的家風,成為牽引其自身及親屬走向牢獄的繩索。

  近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萬同之妻劉淑娟受賄、挪用公款、職務侵占一案作出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2016年10月,劉淑娟涉嫌受賄、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犯罪,數罪并罰被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2年。淄博中院對萬同受賄、濫用職權案一審宣判,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8年,并處罰金350萬元。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用權力和關系給兒子“規劃”未來

  2013年9月,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收到一封匿名舉報信。信中提到,萬同在擔任日照市副市長期間,處理日照某電子商務公司違規經營事件時,存在收受賄賂、失職瀆職等犯罪行為。

  “舉報信反映的問題比較籠統,但該商務公司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社會影響很大。日照坊間也有傳聞,萬同夫妻二人搭檔,丈夫利用職權給人辦事,家屬在背后收受錢財?!鄙綎|省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副局長高廣才說。

  調查中,辦案檢察官逐漸掌握了萬同及家庭成員人員資產、企業經營、社會關聯網等重要信息,萬同的家庭情況漸漸浮出水面——他的兒子萬某某在日照經營著一個規模不小的船運公司。

  檢察官了解到,萬同和劉淑娟對這個孩子非常溺愛,但又常常怒其不爭。原來,出生在農村的萬同自幼經歷坎坷,家境困難,父母砸鍋賣鐵供他上學。不甘屈從命運的萬同,一步步走上了副廳級領導崗位。同樣,萬同對兒子也寄予厚望,可現實卻讓他深感不安,兒子不僅叛逆,甚至連學業也難以完成,日后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更難上加難了。

  家風壞,腐敗現?!安蝗缬矛F在手中的關系與權力,盡量給孩子規劃好未來?!比f同想。

  辦案檢察官對萬同兒子公司資金往來審核時,發現幾筆大額轉賬不同尋常。“最高的一筆近千萬元,而且轉賬方都是當地的農民工,又是新開的銀行賬戶?!备邚V才說。

  萬同之妻劉淑娟雖然名義上在財政局工作,但實際上長期在日照一家房地產公司擔任財務總監。據房地產企業老板郭某交代,萬同通過劉淑娟向其索要賄賂,劉淑娟安排與所謂的“農民工”簽訂虛假施工合同,向“農民工”銀行賬戶轉款等方式把錢送給萬同,自己也曾通過劉淑娟請求萬同為其開發房地產提供幫助。

  中秋節含淚寫下19頁犯罪過程

  2014年5月,山東省紀委決定對萬同立案審查。經過紀檢機關、檢察機關通力配合,萬同的犯罪事實逐漸浮出水面。很快,省檢察院以濫用職權、受賄犯罪對萬同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

  到案之初,萬同先是避重就輕,不談正題,試圖蒙混過關。但面對鐵一般的事實,他無可狡辯。

  在中秋節前的一次審訊中,萬同突然對辦案人員說:“快中秋節了,你們就不過節嗎?我孩子還好吧?”

  “吃過苦的人往往最怕的就是自己孩子再吃苦??v觀萬同的受賄軌跡,實際上就起源于他幫助絲毫不懂經營的兒子成立公司后,親自出面協調貸款、拆借資金、聯系業務。在公司巨額虧損、經營資金嚴重不足、公司難以維持的情況下,由妻子出面向他人索要和收受巨額賄賂,維持公司運營,自己在背后濫用職權,與他人進行權錢交易?!备邚V才說。

  就在這個中秋節,萬同主動索要了紙筆,一口氣寫下了長達19頁的交代材料和悔過書,詳細敘述了自己伙同家人收受約2000萬元賄賂的犯罪事實。

  2015年11月11日,由淄博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萬同受賄、濫用職權一案,在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

  權錢交易,與妻子共同受賄

  法院經審理查明,自2007年至2013年9月,萬同利用擔任日照市副市長、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的職務便利,受賄共計1959.647977萬元,其中索賄1791.354277萬元。同時,指使下級政府免除某房地產公司應繳納的土地出讓滯納金4000余萬元,給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萬同收受財物類型五花八門,少的有價值5000余元的金鑰匙,多的一次索要1000萬元。”辦案人員介紹,該案中萬同與劉淑娟共同受賄的特點突出,在檢察機關指控的13次受賄犯罪事實中,萬同之妻劉淑娟參與的共同受賄事實就有5次,占萬同受賄總額的96.7%。特別是向某房地產公司索要的三筆賄賂款,就是劉淑娟親自索要,具體操辦的。另外,萬同還通過其兒子萬某某收受一輛轎車。

  法庭上,人們發現,曾經站姿筆挺,意氣風發的萬同不見了,只剩下一個白發蒼蒼的六旬老人,和他無盡的悔恨。

  公訴人剖析了萬同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認為萬同放松了思想改造,尤其是扭曲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突破了做官、做人的底線,以致于觸犯了黨紀國法,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放松了對自己家人的教育和管理,致使他們打著自己的旗號大肆收受賄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夫妻兩人都因為經濟問題鋃鐺入獄,其教訓值得每個人警醒和深思。

  來源:新銳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