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0日,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同時放榜,濟南外國語學校(三箭分校)國際課程中心2018屆優秀畢業生于涵侯怡菲同學分別斬獲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數學專業預錄取offer。

  牛津、劍橋向來是學子們心目中兩座向往的高山。在《2018QS世界大學排名》中,劍橋大學位于第五位,牛津大學位于第六位。2017年牛津、劍橋在中國大陸地區僅錄取約40人,在劍橋錄取人數中,中國學子所占比例約為2.3%;在牛津錄取人數中,中國學子所占比例約為3.1%,透過數據可見申請之挑戰。然而,于涵、侯怡菲同學能夠通過重重關卡,抵達世界名校之巔實屬不易,反饋出優秀的綜合品質與卓越的專業素養。

  于涵:"我感受到數學的優雅及其無與倫比的藝術感,這可以引起我靈魂上的共鳴。”

  于涵,濟外國際2018屆畢業生,劍橋大學數學專業預錄取,雅思成績:8分,IGCSE Second Language A*, A-LEVEL:數學A*、進階數學A*、經濟學A*、AS物理a, A化學a。

  “內斂”是初識于涵的第一印象,然而經過幾番交談后你會發現,這個“內斂”的大男孩有著超乎同齡人的成熟與睿智,以及因對數學執著的熱愛而透出的滿滿自信。

  各科均衡發展,這是他與別人最大的不同。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他的班主任田偉老師說:“各科均衡發展,各科都不落后,知識面寬且廣這是他與別人最大的不同”。不論是熱愛的數學還是其他學科,于涵都有著高度的熱情。英語課上老師提出到無線電的用途,在其他同學都在討論無線電是用于廣播時,他的思路早已跳躍到了無線電是如何與衛星連接這個問題上去了;高一剛入校時,經濟課程對于同學們來講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班里成立了學習興趣小組,他主動承擔起了小講師的工作,耐心地幫助同學講解經濟學知識。同時,學習之外的他還是個高水平的“圍棋迷”,于涵說,“圍棋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既緩解了我緊張的學習,又在無形之中加強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為我學好數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有天賦、有熱情、有自信,是他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他的進階數學老師張磊用三個詞總結了于涵在數學學習上的特點“天賦、熱情、自信”。超前完成不同階段的數學考試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離不開他的天賦,劍橋的STEP考試正常是在高三階段考,但是于涵高二就已經考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遇到困難不退縮,勇于接受挑戰,這是他對數學執著的熱愛與不滅的熱情。于涵說:“我感受到數學的優雅及其無與倫比的藝術感,這可以引起我靈魂上的共鳴”,在被問到優雅如何體現時,他說“能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這會感到幸福,能利用數學把毫不相關的東西建立聯系,這就是藝術感”。面試中果斷堅持自己的答案,這是他對數學專業知識的自信。在之前的模擬面試練習中,老師故意將于涵往錯誤的方向去引導,但是于涵依舊能堅持自己的判斷,不受誤導,這離不開他在知識掌握上的精準與自信。

  A-level數學袁茂祥老師說:“合理的規劃以及有效的目標,是他求學劍橋,過關斬將的助燃劑”。高一時于涵的目標就很明確,并且自主規劃能力很強,時間管理到位,好多內容會提前做準備。同時,他獲取學校資源能力很強,不管是圖書館還是教室,經常能看到他抱著一本數學競賽相關的書在自己慢慢研究,也經常會跑到辦公室跟老師切磋他的“新發現”;利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校內的語言資源,于涵在沒參加過任何課外輔導的情況下取得了雅思8分的好成績。

  升學指導教師劉延青說,“于涵同學的文書是一起呵成的,大學和專業他是最先確定下來的,面試中他反饋出的專業素養是超群的”。

  侯怡菲:“我得益于好問的習慣,問透了可以幫助我更好地理解。”

  侯怡菲,濟外國際2018屆畢業生,牛津大學數學專業預錄取,雅思成績:7.5分, IGCSE Second Language A*, A-LEVEL成績:數學A*、進階數學A*、經濟學A*、AS物理a, AS化學a。

  我的主業是“乖”學生,我的副業是藝術“小達人”。濟外國際教師專業發展主管 Dr。 Amanda Maitland說:“在聽到她被牛津錄取時我一點都不感到意外,怡菲善于聽取老師建議,并且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會有很多問題,甚至不丟掉任何細節。更重要的是她不僅是學霸,還是濟外國際活動“小達人”,不僅擅長數學她還擅長畫畫、鋼琴,最重要的是她很善良” 。多才多藝的怡菲,經常游走在學校各種活動的前言,是典型的藝術“小達人”,合唱比賽,配音比賽通通不在話下,不僅如此,她還畫了一手好畫,既是學霸又是才女。

  我有一本“小秘密”。“怡菲是唯一一個堅持了半年多MAT數學考試學習的學生,這跟她強烈的求知欲有著不可割舍的關系”,除此之外,張磊老師告訴記者,怡菲還有一個小秘密——“問題記錄本”。她每周都會總結一周的問題并整理出來挨個尋求解答,課下走廊里、老師辦公室里經常能看到怡菲拉著老師問問題的身影,如果說于涵是天賦型選手,那么怡菲絕對是不折不扣的努力型選手。更為有趣的是,這種強烈的求知欲在牛津面試中也體現了出來并得到了教授的青睞。怡菲說,“牛津的面試,大部分問題問題比較簡單,我回答的也很順暢,但其中有一點讓我印象深刻,有一道題沒太看懂題目所表達的意思就直接問了教授,結果教授非常親切的耐心回答,這讓我很感動”。

  良好的自我管理源自于從小做起。在被問到選擇數學專業是否受父母影響時,怡菲告訴記者,“學數學是自己的事情。小學的時候,爸媽的要求非常嚴格,時間管理、成績達標等等一系列要求,這使得我養成了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這種能力從初中開始便進入到了實踐階段,開始了真正的自我管理,這時候爸媽已經不再管了,給予我的是無條件的鼓勵與支持在這我要特別感謝爸媽給予我的幫助,是他們幫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這讓我終身受益。后來選擇數學是因為高二時候的一篇文章,內容是數學跟瓜果生長的關系解讀,這讓我覺得數學很神奇,也更加激發了我的求知欲。說到這,要說明一點,我所選擇的數學跟于涵不一樣,他側重理論,我偏向應用,我希望能把數學跟日常生活結合到一起”。在采訪的最后,她的班主任田偉老師告訴記者,怡菲還有著較強的責任心,從高一開始就負責教室鑰匙,每天來的最早走的最晚,從高一一直堅持到現在。綜合上述優點,怡菲嚴格的自我管理以及強烈的求知欲,又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綜合起來怡菲收到offer是水到渠成。

  感謝母校,成功源于精心規劃和培養

  于涵說:“感謝濟外國際部給了我一個平臺去認識這么多優秀的老師和同學,他們給予了我無私的幫助,讓我堅定了自己發展的方向。三年中,我感受到濟外國際濃厚的學術氛圍,無論時課間還是課外活動,我總能見到許多老師同學在reading room閱讀英文小說和專業書籍。這樣的氛圍以及從濟外國際師生身上學到的學術精神激勵我不斷超越自我。感謝老師們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幫助我解決各種問題,感謝升學指導辦公室的老師們幫助我順利完成申請,感謝兩位主任的專業指導。有他們的一路并肩才有今天夢想的實現。劍橋的榮譽屬于校友,屬于推動人類發展的牛頓,麥克斯韋、達爾文們。因此,這一份offer帶來的不僅僅是榮譽感,更多的是一份沉重的責任和擔當。它激勵我變得更加努力,未來取得更大發展”。

  候怡菲說:“學校是我追逐夢想的地方,給予了我很多幫助。數不過來的活動,比如合唱節、野外探究和大學展覽會,這些讓我明白在著眼于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提升自己的組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精神。同學間的互相打起加油、老師們的精心指導,回頭看的時光真的是很幸福”。

  在采訪的最后,國際課程中心主任岳鳳敏表示:“因為熱愛,所以執著。我們的成功源于對學生精心的規劃和培養。為世界有我們的足跡,支持孩子們實現夢想,我們會繼續努力!”

  濟外國際簡介:

  濟南外國語學校(三箭分校)國際課程中心成立于2010年,引入英國劍橋大學國際考試中心認證的A-LEVEL課程(代碼:CN848)與美國大學理事會注冊的AP課程(資格代碼:694352),與國內高中課程實現有機結合,為優秀高中生提供在國內接受優質國際教育的機會,架設通往世界一流大學的直通車。

  七年來辦學成績斐然,學生不僅在國際、國內各類考試、競賽中連創佳績,且五屆畢業生錄取情況驕人。2013-2017五屆453名畢業生共收到來自世界一流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諭1900份,其中包括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西北大學、康奈爾大學、范德堡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麥吉爾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中國香港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世界名校。

  濟外國際一直堅持按照世界一流大學選拔學生的標準設計整個教育過程,在課程設置、教學安排、學生管理、生涯規劃、升學指導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探索與實踐。

  教學中關注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真實提高,不肢解孩子的學業成長與能力生成的過程;強調高階學習能力培養,包括小組合作能力、公眾演講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專業閱讀與寫作能力、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等。

  學術課程與非學術類活動相結合,旨在挖掘學生潛能、鍛煉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素養(領導力、溝通交流能力等),提高綜合素質,從而能夠超越考試,在更加廣博的層面上有更多的涉獵和專深的發展。

  成立升學指導中心,重視IES課堂,重視面向學生一對一個性化生涯規劃和指導;嚴格成績管理,采用與世界知名大學無縫隙對接的成績記錄系統,努力實現規范化、專業化和個性化,積攢起學校良好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