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10:00左右,市民途經泉城廣場北側時,常能聽到一陣悠揚的歌聲。唱歌的是名盲眼的中年男子,與那些衣著破舊、不時訴說著坎坷遭遇的賣唱人不同,他穿得干凈利落,唱完一曲后會簡單說聲“謝謝”,像開個人演唱會一般。

  男子名叫于宏圖,今年46歲,早年是殘疾人藝術團的一名演員,如今是位街頭藝人。雖然身有殘疾,他還是想靠自己的本事賺錢。更重要的是,他堅持“賣藝”與“乞討”兩者界限分明,自己絕不靠殘疾人的身份博取施舍。

  微型個唱 早10點一直到晚10點 粉絲買小號相贈

  “因為剛好遇見你,留下足跡才美麗……”4日上午,泉城廣場北側一公交站臺不遠處,熟悉的歌聲再次響起。于宏圖同往常一樣,穿著干凈的襯衫西裝站在音箱旁,手拿麥克風在街邊唱著歌。任愛華站在丈夫身旁,撐著傘幫他遮擋有些毒辣的陽光。歌曲到了副歌部分,于宏圖從妻子手里接過小號,伴著音樂吹奏起來。

  動聽的歌聲與悠揚的號聲交相輝映,漸漸有行人被吸引,停下腳步欣賞。一曲唱罷,有人帶頭鼓起了掌,于宏圖嘴里說著“謝謝”,拉著妻子的手一道鞠躬致意。

  這里,就是夫妻倆街頭表演的“大本營”。

  2015年5月,因為效益不佳,二人從北京一家殘疾人藝術團退出后輾轉來到濟南,“就在街邊唱歌表演,靠這個掙錢。”于宏圖說,每天上午10點夫妻倆就在泉城廣場邊開唱,中午稍事休息后再繼續表演,一直到晚上10點。

  兩年來,路邊唱歌的于宏圖漸漸培養出了自己的粉絲。今年年初,他將下午的表演從泉城廣場挪到了山師附近,有粉絲為了聽歌就跟著他一起“轉移”,還有粉絲看他用了十幾年的小號已經破舊,就掏錢給他換了一把新的。“結果用了沒兩天號嘴就掉了,只能把舊的拿來替上。”于宏圖笑著說,7月時還有人邀請他去江蘇參加商演。“也是之前看過我表演的,覺得我唱得不錯,幫著給聯系的。”

  鶼鰈情深 認識一個月“閃婚” 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腿

  于宏圖在路邊唱歌時,身邊的“標配”是妻子任愛華,她陪著于宏圖一站就是一天。若不是走路時一瘸一拐的身影,你無法想象這個帶著笑容的女人已是重度股骨頭壞死,是位行動不便的殘疾人。

  “跟他在一塊兒不覺得苦。”在任愛華眼里,她和于宏圖的緣分,是天生的。

  2008年,任愛華加入了于宏圖所在的藝術團,那時她是新人,每次表演都是開場,于宏圖卻是團里的臺柱子,壓軸總是非他莫屬。一個開場,一個壓軸,緣分就這樣開始了。

  “當時才認識他不到一個月,他突然過來問我要不要和他結婚,還只給我三天時間考慮。”任愛華回憶道,當時團里人都不同意他倆在一起,覺得臺柱子于宏圖能找個更好的姑娘,可偏偏他就是認準了她,這令她非常感動。

  “當時我爸也不同意,我就編了個謊話,說要落戶口,讓他把戶口本寄給我。”任愛華說,直到那時團長還不“死心”,一直騙她戶口本沒有寄到,“老于特別聰明,去郵局一查,團長就露餡了”。

  就這樣,相識不過一個月的二人結成了夫妻,如今已相伴近十年。10年里,妻子是丈夫的眼,丈夫是妻子的腿,二人始終一路相隨。

  內心強大 賣藝絕不是乞討 只想努力掙點干凈錢

  于宏圖唱歌用的音箱前放著一個塑料桶,里面裝著的是路人聽歌后付給他的“演出費”,少則一元兩元,多則五元十元,一天下來能有個一二百塊的收入,“足夠我們兩口子生活了”。

  其實,夫妻二人一直在攢錢為任愛華治病,“我的眼是治不好了,大夫說我妻子還是可以手術治療的。”于宏圖說,妻子每天的藥費要70多元,每個月還要負擔1700元的房租,為了攢錢二人平時就吃些包子、饅頭,“粗茶淡飯也挺好”。

  路邊表演時,夫妻倆經常遇到有些人把自己弄得臟兮兮,唱著些苦情的歌曲,身邊還立著一塊寫滿坎坷遭遇的牌子。每當這時于宏圖就會感到心痛,他說街頭藝人賣藝是靠本事吃飯,“賣慘”和不勞而獲的乞丐沒有區別。

  曾有人見他在路邊賣藝辛苦,想給他支個輕松賺錢的招——擺攤算卦。“看我眼盲,就說讓我裝開天眼的給人算命,這不是坑人嗎?”于宏圖說,現在的日子雖然清苦,可自己過得堂堂正正,“殘疾人也能靠本事吃飯,我們兩口子就想賺點干凈錢”。

  原標題:盲人男子濟南街頭開微型個唱 不靠殘疾人身份“賣慘”

(來源:舜網 記者 俞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