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國鐵路歷史迎來新的里程碑——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正式發車了!


中午12點51分,由北京南始發G123次“復興號”抵達濟南西站。WiFi網絡全面覆蓋、過隧道時耳部不適感減小、可選擇不同光線環境……大眾網記者作為首批體驗者,一踏上“復興號”,就立即get到許多不同以往的”高大上”。
車廂WiFi網絡全覆蓋,旅客一路看大片直說爽
相比傳統和諧號高鐵動車組,復興號高鐵最大的亮點是舒適度更高,WiFi網絡全覆蓋。在火車上,不少旅客連接到了CRNeT—WIiFi,體驗著高鐵上網的便捷和樂趣。一位北京來的旅客剛上車便帶著耳機欣賞起大片,直到面對記者的鏡頭才摘下耳機,說的第一句話是“這么快,這就到濟南了?WIiFi覆蓋的創新之舉,讓許多旅客感覺旅途不再枯燥,也紛紛點贊這是復興號給大伙最大的福利。
“復興號”還大大增強了旅客的乘車體驗,比如:空調系統充分考慮減小車外壓力波的影響,通過隧道或交會時減小耳部不適感;列車設有多種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據旅客需求提供不同的光線環境。
車廂更寬敞,“大塊頭”坐二等座舒服了
大眾網記者注意到,復興號高鐵的“身材”比和諧號高鐵動車更好。復興號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線型頭型和車體平順化設計,車型看起來線條更優雅,跑起來也更節能。登車后,旅客還會驚異于空間更大,因為列車高度從370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二等座的座椅寬度也明顯提高,許多塊頭較大的旅客做起來更加舒服了。雖然斷面增加、空間增大的情況下,按時速350公里試驗運行,列車運行阻力、人均百公里能耗和車內噪聲明顯下降,而且有心的乘客還會發現,座位間距更寬敞。
坐過“和諧號”的朋友都會發現,動車組車頂有個“鼓包”,那其實是受電弓和空調系統。復興號把這個“鼓包”下沉到了車頂下的風道系統中,使列車不僅看起來更美,列車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7.5%-12.3%,列車在350公里時速下運行,人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左右。
列車異常自動報警,意外碰撞可以“吸能”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復興號設置智能化感知系統,建立強大的安全監測系統,全車部署了2500余項監測點,比以往監測點最多的車型還多出約500個,能夠對走行部狀態、軸承溫度、冷卻系統溫度、制動系統狀態、客室環境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測,采集各種車輛狀態信息1500余項,為全方位、多維度故障診斷、維修提供支持。
列車出現異常時,可自動報警或預警,并能根據安全策略自動采取限速或停車措施。在車頭部和車廂連接處,還增設碰撞吸能裝置,在低速運行中出現意外碰撞使,可通過裝置變形,提高動車組被動防護能力。
壽命達到30歲,比和諧號多10年
此外,中國標準動車組在降低全壽命周期成本、進一步提高安全冗余等方面加大了創新力度。為適應中國地域廣闊、溫度橫跨正負40 、長距離、高強度等運行需求,“復興號”進行了60萬公里運用考核,比歐洲標準還多了20萬公里。最終,整車性能指標實現較大提升,“復興號”的設計壽命達到了30年,而“和諧號”是20年。
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