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剛?cè)胛榈年兾餍』镌S顯朝就來到渤海深處的煙臺南隍城島,自此開始了長達13年的守島生涯。13個年頭,許顯朝已從當年的小青年變成了如今的“老島民”。“我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給了海島,奉獻給了邊防。”近日,已是山東邊防總隊煙臺邊防支隊長島邊防大隊副大隊長的許顯朝接受記者采訪時動情地說。

  守護海島13年,許顯朝從西北漢子變成渤海守望者。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趙金陽攝

  當年海島生活很苦,冬天蓋三床被都冷

  長島是中國最美海島之一,由32個島嶼組成,許顯朝入伍后一直在渤海深處的南隍城島、北隍城島守島10年多,這兩年才調(diào)到長島邊防大隊,也就是南長山島上工作。

  5月14日,記者在大隊院里見到了正在參加體檢的許顯朝,守島十三載,白發(fā)已悄悄爬到了他的頭上。青春已隨著他日復(fù)一日守護海島而消逝,變成了皺紋刻在臉上。

  8個春夏秋冬,他一個人守護著一座面積只有1.83平方公里的南隍城島,這段經(jīng)歷讓他終生難忘。由于海島面積小,島上沒有邊防派出所,只有一處警務(wù)室,而許顯朝就是這里唯一的邊防民警。

  “2004年從西北內(nèi)陸來到山東沿海,從蓬萊坐了6個小時的船才到了這個偏僻的海島上,吐了一路。”第一次進島時的情形仍讓許顯朝記憶猶新,原本對大海和對海島的好奇一掃而光,之后便是對海島生活的不適應(yīng)。

  當時海島上的條件特別差,許多務(wù)工人員進島第一天就要撤走。那時的漁民說,“寧到南山去當驢,不去隍城來打魚”。

  尤其是冬天,時常停航。“有一次停航了26天。”許顯朝說,天天吃面條,經(jīng)常得口腔潰瘍。停航、停電、缺菜、缺水……什么都缺。在島上喝雨水,經(jīng)常拉肚子。許顯朝說,更讓他受不了的,還有冬天的冷,“窗戶撒風(fēng)透氣,鞋有時候都不敢脫,蓋著三床被子都感覺到冷。”

  即便條件這樣惡劣,許顯朝仍堅持每天巡邏、巡查,走訪群眾。

  “苦日子一天天變好,現(xiàn)在島上條件好多了,警務(wù)室也改造了,島上也能吃上淡化水。”許顯朝打趣地說,總算是熬出來了。

  “看到這些送別鞋墊,我還是感動得掉淚”

  海區(qū)糾紛、鄰里糾紛、勞資糾紛、交通肇事……南隍城警務(wù)室是島民唯一能夠反映問題的地方,不管什么樣的事,都會找民警許顯朝。

  每年都會有務(wù)工人員到島上打工、曬海帶,不少人到了第一天就要走,而老板已墊上費用就不想讓他們走。“我就兩邊做工作。”許顯朝說,每次都為他們買一瓶水、一碗大碗面、一張船票,送他們到蓬萊。有一年他突然收到一張賀卡,上面寫著:“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你給了我一張船票和一碗熱騰騰的面,是你給我重生的希望,謝謝你許警官。”許顯朝說,已記不起來這人是誰,但是感觸特別深。

  2006年,許顯朝在走訪時聽漁民說去縣城辦二代身份證十分麻煩,如果停航,還得在縣城住兩天。許顯朝于是自掏腰包買了相機,上門給漁民照相,等去縣城時再一起給他們辦理。

  許顯朝總是把漁民的事放心上,用一件件小事感動了島民。島民顧艷梅說,看見小許就和親兒子似的。

  前幾年,一名在逃犯跑到了南隍城島,漁民立即告訴了他。“那天下著大雨,喊了一聲,幾個漁民不顧自身危險,就和我一起去旅館抓逃犯。”許顯朝說,逃犯睡覺時,“我們幾個人一起摁住了他,當場搜出一把菜刀和被盜的4萬多元現(xiàn)金。”

  還有一次,許顯朝去開會,漁民們誤以為他要走。80多歲的顧艷梅與家人、鄰居不分晝夜為他縫制了100雙繡著“愛民固邊”字樣的鞋墊。

  “現(xiàn)在只要看到這些鞋墊,我還是感動得哭。”許顯朝紅著眼眶說,“這么多年都在一個小島上生活,彼此感情很深,他們做了許多讓我感動的事。”

  上島13年,只回過三次老家

  許顯朝在南隍城島上呆了8年,又到北隍城島上駐守了2年,他現(xiàn)在南長山島的長島邊防大隊工作。13年駐守海島,讓他早早患上了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一到陰雨天特別疼。“我現(xiàn)在雖然上了主島,也經(jīng)常回下面島辦事。”許顯朝說,“看見都特別親。我把漁民當親人,他們待我也和親人一個樣。“其實,他們既想讓我走,又舍不得我走。”許顯朝望著窗外的大海,“我知道他們是為了我好。”

  說話間,許顯朝的電話突然響了:“對不起,這周我又不能回去了”。是家里打來的電話。緊接著,電話又響了,這次是女兒的電話。“今天是母親節(jié),你不回來?我給媽媽準備了禮物,你好長時間沒回來了。”記者在一旁,能聽到許顯朝女兒的話語中有些埋怨。

  “你替爸爸給媽媽和奶奶送禮物好不好,爸爸回家前會提前給你打電話的。”許顯朝無奈地掛斷了電話。他最虧欠的就是家里,這些年來一直兩地分居,大事小事他都幫不上忙,回家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陪孩子出去玩的機會幾乎沒有,沒有這個時間。”許顯朝說,“如果能陪著孩子寫一次作業(yè),我就特別高興。”“13年中,我只回過三次陜西老家。”許顯朝除了培訓(xùn)、辦事,幾乎都在島上。

  許顯朝憑著對公安邊防工作的熱愛與追求,扎根海島十三載,舍小家為大家,把漁民當親人,長期扎根在渤海深處距離大陸最遠、條件最為艱苦的南隍城島,始終堅持為群眾排憂解難。先后被公安部表彰為全國公安機關(guān)愛民模范,獲評公安二級英模,被公安部邊防局評為“全國愛民固邊先進個人”,被省公安廳表彰為“齊魯先鋒警員”,榮立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面對各種榮譽紛至沓來,許顯朝卻淡定地說,“多少年來我們邊防守島人都是這么做的,我只是干了應(yīng)該干的,真心真意為漁民做了點小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鐘建軍)

  編輯: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