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4月14日訊(記者 陳志富) 吟誦是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作為中國式讀書法,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吟誦的內容是儒家經典和詩詞文賦,但現在豐厚璀璨的中華吟誦面臨失傳的危險,目前,山東率先啟動方言吟誦普查工作。

  第一期山東省方言吟誦普查員培訓班14日在濟南開班。20余名普查員將在開班期間接受專業培訓,之后奔赴山東全省開展方言吟誦的調查采錄和整理研究。據了解,該培訓班將對普查員從中國吟誦采錄通用流程、采錄問題與應對、各地市典型經驗交流等方面進行培訓。

  吟誦是“吟詠”和“誦讀”的合稱。吟詠詩詞,誦讀文賦,都是按照詩文內在的格律或節奏來吟誦,依字行腔。據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楊存昌介紹,吟誦是中國式讀書法,本質上是用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發音方式,讓中國古代人的作品重新活在現代人之間。

  “方言調吟誦是豐富的文化遺產,現如今掌握該技能的人已是鳳毛麟角,傳承陷入窘況。”山東省語委辦副調研員李志華告訴記者,方言吟誦普查對拯救即將消逝的優秀文化、傳承中華悠久文脈意義非凡。普查結束后,官方將選擇與現代教育相適應的部分進行推廣,豐富文化建設;另一方面將舉辦經典誦讀大賽,讓其進入到社會、民間,使之真正地深入人心。

  針對保護方言調吟誦與推廣普通話是否沖突的問題,李志華表示,任何語言的消亡都將破壞語言生態,方言吟誦調是普通話吟誦調的源頭和土壤,兩者相得益彰、相輔相成?!捌诖鐣鹘缣峁┯行Ь€索,共同尋找耄耋碩學的吟誦老人,也歡迎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參與到活動中來,推動方言吟誦采集和研究工作。”

  記者了解到,該培訓班普查員均為各地市學過吟誦理論并掌握一種吟誦調、熟悉蒙學讀物及經典讀物的優秀教師或教育管理干部。該培訓為期兩天,普查員將從中國吟誦采錄通用流程、采錄問題與應對、各地市典型經驗交流等方面進行培訓,并與來濟南尋根祭祖的臺灣臺中市李炳南山東古調吟誦研究傳播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吟誦學術交流。

  據悉,近幾年,吟誦因其韻律性愉悅頗受中小學師生歡迎,在山東省語委的推廣和普及下,已有近萬名教師接受過培訓或通過網絡課程學習吟誦。此次培訓會由山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系全國范圍內首例由省級語言文字主管部門組織的方言吟誦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