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4月12日訊  “談到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大家常說的一句話是‘空間留住時間’,但其實我們的空間已越來越少了。”濟南市人大代表、山東鼎好集團董事長韓震說。隨著城市不斷發展,一些代表著省會城市特色風貌的老廠房、老建筑漸漸消失,能否讓這些城市工業遺產煥發新的生機,實現文化與經濟的雙重價值,對此,韓震將《加強濟南市老廠房、老建筑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向大會提交了議案。  山東商報 記者史尚靜李雨鄭心茹實習生姜富海

濟南國棉一廠的一間廠房內部破舊不堪,地下落滿了棉絮 記者潘炳趙天羿攝
濟南市人大代表、山東鼎好集團董事長韓震記者史尚靜攝 

  代表性老廠房消失 城市文化底蘊也淡了

  昨天,韓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濟南市作為山東的省會城市,由于其歷史原因,不僅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在全國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尤其是在文化建設方面,更加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但隨著城市發展的快速推進,一些代表著省會城市特色風貌的大型工業遺產與歷史文化建筑,受到破壞。“近幾年,濟南有不少老廠房建筑被拆掉,如過去的國棉系列、造紙系列和機床系列,這三個是最有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韓震說,“隨著這些記錄著濟南城市發展的老廠房消失,過去的文化底蘊也看不到了,大家漸漸都不記得了。”

  記者注意到,在近日濟南公布的今年48個重大招商項目中,國棉一廠城市綜合體項目在列。對此,韓震建議,這些存在著文化價值和歷史記錄的老廠房,應該考慮如何彰顯它們的價值。“現在濟南市所保有的數量可觀的老廠房與老建筑,正隨同城市改造被逐步拆遷清除,我們應該把眼光放到文化遺產的保護性開發與利用上,著力尋求城市文化的探索與打造。”韓震說。“我們留給未來、留給子孫的是什么,一定不是現在的鋼筋混凝土,而是過去的老的精神,工業精神。”

  盤活閑置老廠房 打造屬于濟南的“798”

  “呼吁加強濟南老廠房、老建筑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不僅是留住一個歷史的情懷,光保護是沒有意義的,如何讓老廠房煥發新的活力,創造新的價值,這是我提交議案的原因,也是我一直關注的。”韓震說。據他介紹,在對老廠房、老建筑的利用上,北京的798、閬苑,南京的國創園,上海的8號橋,都是億級的產業園區,全部都是在過去老廠房、老建筑當中,并且做得很好。

  近幾年,韓震也將眼光放在了濟南閑置老廠房上,嘗試著打造濟南版的“798”,他將東鄰建設路、西鄰陽光新路的原重汽離合器廠,改造成了一座建筑面積約15000平米的JN150文化創意產業園。“這原本是一座50年代的閑置老廠房,原有的老建筑我們都沒有改。”韓震說。他認為,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建筑物的輪廓和布局之上,依托廠區做文化聚集,在周邊打造商住,對片區的規劃布局也有提升作用。“比如現在的廠區里就有咖啡館、話劇演出中心、設計公司、健身機構、影院等以文創為中心的各種業態,我們還把位于大明湖附近的青少年宮在此設了分宮,對周邊社區居民的吸引力也更強了。”

  相較于將閑置老廠房拆掉打造全新的商住社區相比,依托于老建筑的開發上必然受一定限制,這些園區能否像北京“798”等一樣,在實現文化價值的同時凸顯經濟價值?韓震告訴記者,其實前幾年濟南也陸續出現過幾個將原有老廠房改造成文化產業園的,不過都缺乏一個精準的定位,做得不夠好,也就慢慢死掉了。“去年短短半年時間,我們就創造了1700多萬的利稅,現在營業狀態在70%,招商完成了95%,預計今年納稅就能在3000萬以上。目前我們還和老自行車廠、第一工人文化宮這些地方在進行洽談,同樣不進行大規模拆遷,只要定位精準在濟南一樣有市場。”

  對城市遺產進行評估 建議政府提供扶持

  “并不是要保留一切的老廠房、老建筑,有些老廠房破損非常嚴重,甚至成了危樓,當然沒有必要進行保護了。”韓震建議,城市規劃應該對歷史文化遺產有一個技術評估,在城市改造過程中,市場運營專業人士參與其中進行鑒定,從而讓經濟價值與歷史文化遺產的開發與保護相融合,散發出朝氣來。

  韓震認為,大量的優秀老舊建筑因為缺乏相應的提升與改造措施,致使功能與文化特性被弱化與埋沒,從而成為城市改造的“包袱”。政府部門應對老廠房改造項目提供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其實,為了加強對老廠房的改造,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下,全國不少城市都出臺了一定的政策性文件,但濟南的老廠房改造仍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性文件,尤其是缺乏規劃及建設方面的改造及建設手續。“舊廠房改造項目報備程序仍需歷經用地、規劃、建管、消防、衛生、環保、竣工驗收、辦證等諸多審批程序。而各種歷史遺留問題,沒有政策的支持,再好的創意和市場也很難實現。”韓震說。

  文化保護

  在“天下第一泉”帶動下整合明府城旅游要素

  歷下將打造“古城泉韻”新名片

  在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中,明府城是最能集中展示老濟南風貌特色的片區,里面有濟南的根,有濟南的魂。為加快推進明府城片區的保護、管理與運營工作,濟南市專門成立了明府城管理委員會,歷下區也相應成立了明府城管理中心,確定了以歷下控股集團為平臺,加快片區內文化保護、土地熟化、開發建設以及招商運營的工作思路。

  昨日,記者在兩會分組審議現場采訪了濟南市人大代表、歷下區委書記馬玉星,馬玉星介紹說,目前,百花洲一期項目2萬平米的園區已開展了試驗性展示,日均接待游客達3萬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同時,歷下區還編制了芙蓉街—曲水亭街和將軍廟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其他區域也已完成或正在編制修建詳細規劃和相關設計,明府城正逐漸成為帶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今年在明府城保護性改造方面,歷下區將充分發揮“天下第一泉”5A級景區影響帶動作用,積極整合明府城旅游要素,力爭“五一”前解決百花洲一期剩余遺留問題,確保百花洲一期盡快投入運營,對其他成熟片區也將適時啟動拆遷、修繕和保護工作,推動明府城保護改造工作不斷取得新的進展,打造“古城泉韻”旅游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