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學業壓力大,多年來飽受社會詬病,而且這種壓力還被轉嫁到家長身上,很多家長苦不堪言。

  威海市教育局日前出臺文件,繼續為中小學課業減負。文件稱,當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和家長作業負擔重的主要問題有:

  1。違規布置作業:有些學校或教師違反省市有關規范辦學要求,對一二年級學生布置書面作業,還通過QQ群、微信群或家校通等額外布置作業,學校網上公示的作業與實際作業情況不符。

  2。超量布置作業:有些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篩選、不分層,不僅進行“題海戰術”,而且超進度學習。

  3。罰寫罰抄作業:有些教師以重復加深學生記憶為由,通過罰寫罰抄作業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變相體罰。

  4。讓家長打印作業:有些教師統一要求家長到指定郵箱、班級群下載并打印作業,很多家長為此費盡周折,增加經濟壓力。

  5。讓家長代替教師批改作業:有些教師把本應教師批改的作業統一安排給家長,還讓家長分析錯題并反思原因,不僅導致教師不能準確把握學情,也加重了家長的負擔,尤其是文化程度較低的家長存在很大困難。

  6。讓家長額外布置作業:有些教師除自己布置的作業外,還統一要求家長或通過家委會每天給學生布置大量聽寫作業、背誦作業和拓展作業等,并對題型、題量、批改、反思等都提出明確標準,要求家長每日出題、批改、簽字,加大了家長和學生的負擔;

  7。布置超出學生能力范圍的作業:有些學校和教師布置電腦小報、手抄報等實踐作業時,一味追求形式美觀,對圖片、文字等提出過高要求,超出了學生和家長的能力范圍,很多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沒有家長幫忙很難完成,有些家長甚至花錢請文印店幫忙設計、排版、打印,不僅達不到實踐作業的目的,還助長了攀比浮躁之風。

  8。把學校職責變為家長作業:有些學校或教師把本應在課堂教學中落實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變成給家長單獨布置作業,讓家長帶領學生在課外時間通過網絡或書本學習、做題、寫反思,很多學生家長為應付了事而單獨完成,不僅達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加重了家長的負擔,還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

  威海提出,教師是設計和評價作業的主體,家長是學生的督促者、老師的支持者,教師不能把分內之事轉嫁給家長。

  威海要求,學校要指導教師,科學系統設計作業,精心選擇與學生基礎相適應、重在遷移運用的作業,切實減少簡單記憶、機械重復的練習。要關注多維學習目標,克服單一紙筆作業的局限性,研究作業的多樣化,推廣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性作業和過程性作業。

  學校要建立作業總量監控制度,嚴格控制每日作業總量和作業時間,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語文、數學書面作業總量每天不超過1小時,其他學科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書面作業總量每天不超過1.5小時,其他學科不留書面家庭作業;雙休日、節假日每天作業量不得超過日常晚上作業量兩倍。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增強作業的層次性、適應性和可選擇性,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要嚴格遵守“有布置必有批改”的原則,對布置的書面作業要及時準確進行批改,不得違規布置作業、超量布置作業、布置罰寫罰抄作業以及布置超出學生能力范圍的作業等。

  今年,威海市教育局將規范學生作業管理、切實減輕學生和家長的作業負擔,納入教育重點工作考核,要求各學校建立作業質量監督機制,認真落實作業審批制度,學校教務部門要定期統計和分析各年級作業完成的質量、總量及批改情況。

  同時,教育行政部門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有關作業情況的問卷調查,對外公布投訴郵箱,定期進行專項督導和群眾滿意度測評,接受家長與社會的監督。對出現問題整改不到位的區市、學校和教師,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