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好消息來啦!

  今年百脈泉景區有望向社會免費開放

  軌道交通等大交通體系全面對接濟南

  軌道交通力爭與新山大同時啟用

  軌道交通將爭取與新山大同時啟用

  章丘將依托“一縱六橫”鐵路和軌道交通網、“一環七縱十二橫六連”干線公路網,實現各大交通樞紐有效連接和多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推進“公鐵水”立體化發展。“一縱六橫”鐵路和軌道交通網,一縱指南北向中低運量有軌電車(或BRT);六橫指濟南至萊蕪城際鐵路、濟青高鐵、經十東路大運量地鐵、世紀大道中低運量有軌電車、膠濟客專、膠濟鐵路。

  章丘將加快與濟南主城區對接融合,全力推動章丘軌道交通二期規劃同步實施,建設一條經十東路大運量地鐵、一條世紀大道中低運量有軌電車,構建起對接濟南的現代化快速通道,并力爭將軌道交通與新山大同時啟用。

  同時,章丘還將加快南北外環路建設,未來三年完成南外環三期續建工程,實施南外環東延西延工程、北外環(省道102線章丘繞城段)改建工程,有效分流過境車輛,解決城區安全隱患,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實施潘王路改造提升工程,與省道241改線相結合,打造未來西外環,拉開城市發展大框架。全面啟動小清河復航工程,降低大宗散貨運輸成本,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將小清河打造成一條集防洪、生態、航運、景觀旅游、文化于一體的黃金水道。

  百脈泉景區將免費開放

  未來三年,章丘將以泉水生態文化標志區項目帶動中心城區提升,以刁鎮次中心建設輻射帶動周邊城鎮發展,以特色小鎮組團建設提高農村城鎮化水平,構建“一主一次、組團發展、協同互補、城鄉融合”的城市發展框架。到2019年底,城市規劃建設區面積將由55平方公里提高到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

  章丘泉水生態文化標志區將古今文化交融,在全國乃至全球都將獨具特色,重點打造“三大圈層”:

  一是推進百脈泉、眼明泉“兩泉匯流”,打造以游覽觀泉、體會文化、享受高品質生活為主體的步行區,并以泉河街坊鎮相連為規劃理念,融入章丘龍山文化、泉水文化、清照文化、儒商文化、鐵匠文化,打造獨具文化特色的清照歷史街區。

  二是實施三干渠、繡江河“兩河貫通”,以百脈泉、眼明泉、繡江河為主線的舟行區。

  三是延伸打造以保留傳統村落、嚴控亂搭亂建、企業異地搬遷等為抓手,加快片區改造提升步伐,打造具有現代城市生活、展現田園風光的騎行區。

  2017年百脈泉景區有望向社會免費開放,啟動泉水生態文化標志區一期工程建設;

  2018年啟動泉水生態文化標志區二期及舟行、騎行圈層建設,實現“兩泉匯流”;

  2019年,將實現三干渠與繡江河貫通,在此基礎上,再經過三年或更長時間,基本建成泉水生態文化標志區,初步彰顯文旅名城風采。

  打造全域旅游,爭建5A級景區

  按照5A級標準規劃建設泉水生活標志區,打造體現千年古縣、清照故里風貌的“步行區”,包括生態、產業等功能在內的“舟行區”和田園風光濃郁、荷香特色鮮明的“騎行區”,把泉水生活標志區建設成為美麗章丘的標志性核心區、文化休閑消費集聚區。

  加快繡源河旅游提升,完善景區旅游基礎設施,策劃引進旅游休閑娛樂、高檔酒店、大型旅游商貿中心、主題公園等大項目,加快推進復華未來世界、明水湖旅游綜合體項目建設,打造多功能大型旅游綜合體。整合旅游資源,突出“旅游+”,大力發展工業旅游,提升鄉村旅游,打造全域旅游。

  推進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濟南植物園捆綁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進程,力爭到2019年新增國家A級景區3家,其中5A級景區一家。

  在圣井片區借助山東大學與山東財經大學的優勢,打造山東大學科創小鎮和基金小鎮,并結合繡源河自然風光,打造獨具特色的繡源河文旅休閑街區。

來源: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