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濟南東宇大街南段,自藍翔中路一直往南約一千米的馬路上,50多根電線桿立中間,猶如“迷魂陣”。(齊魯網記者 張偉 攝)

  齊魯網濟南3月14日訊(記者 張帥)日前,濟南市印發《濟南市桿線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提出將分兩個階段對主次干道、支路街巷兩側以及住宅小區內電力、通訊、有線電視、寬帶數據傳輸等空中架設以及附著在建(構)筑物上的凌亂、垂落線纜,廢棄線桿,道路兩側破損、有礙觀瞻的光纜交接箱開展專項整治。

  具體整治標準方面,主要分為容貌標準和通用技術標準。容貌方面,要求主次干道、支路街巷桿線整治達到強弱分設、平整對稱、捆扎均勻、標識清晰、色調統一、牢固安全、美觀協調;住宅小區桿線整治除達到上述道路桿線整治標準外,入戶架空線路要沿墻敷設槽、管,架空弱電線路要橫平豎直、入管入盒;無廢棄桿線及空中蜘蛛網現象。

  除了外在美觀,整治后的桿線還必須符合相應的技術標準,達到《通信線路工程設計規范》(GB51158—2015)、《電力系統光纖通信運行管理規程》(DL/T547—2010)、《架空光(電)纜通信桿路工程設計規范》(YD5148—2007)、《通信線路工程設計規范》(YD5102—2010)、《城市有線廣播電視網絡設計規范》(GY5075—2005)、《有線電視網絡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Y5073—2005)等技術規范要求。

  在具體整治方式方面,濟南市將針對不同情況分別采取入地、捆套、剪除、扣盒、拆除和更新的手段。其中主次干道兩側各類線纜原則上全部入地,支路街巷、住宅小區可入地的全部入地。對已列入2017年度老舊小區整治改造計劃的小區弱電線路,結合小區實際采取新建埋地公共路由方式整治,因特殊情況不能實施入地整治的,可采取架空公共路由方式整治。

  據了解,本次集中整治將按照先小后大、先重后輕、先易后難的原則實施桿線專項整治,先整治小區、街巷,后整治主次干道;先整治重要節點、亂象嚴重的路段和小區,再整治其他道路、小區。整治行動分兩個階段進行,2017年3月25日前,相關區政府組織街道辦事處和桿線運營商至少完成6條道路及3個住宅小區整治工作。2017年6月30日前,相關區政府組織街道辦事處、桿線權屬單位及運營商按照整治標準和要求,全面完成整治任務。

  針對整治的效果督查,市政府督查室會同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采取實地督查、暗訪等方式對整治工作實施督導。專項整治完成后的新建、改擴建市政道路以及新建小區弱電線路路由一律埋地敷設,已建成小區的新敷設弱電線路按照劃定的路由敷設。今后,架空線路已入地的道路嚴禁設立架空桿線,電力桿線上嚴禁加掛弱電線路。未按規定設立架空桿線的,由相關區政府依法組織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