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圓柱三人喝3升瓶裝水

  為了做主塔,小伙伴們到處找合適的圓柱。“當我把三升的瓶裝水帶回寢室,不想浪費,也沒合適的瓶來裝,兩三個人就把3升水喝完,結果大家都喝飽了。”小伙伴們剪下需要的部分,把彎好的牙簽一層層鋪在上面,一個理想的圓柱底座就誕生了。

  一個側塔包括了一個八邊形隔層,八個矩形拱門,一個半球形塔身和一個塔尖。塔身難度最大,先用兩個半圓紙板做輪廓,再將彎好的牙簽一層層的慢慢鋪。而且牙簽要逐漸內收,不能有半點偏差。“塔頂制作也十分考究,先用幾根長牙簽做好分區,再漸漸用牙簽呈扇形填滿,塔尖是用筷子雕的,用膠水固定后就有了最后的模樣。”雷杰說。

  主塔是放大的側塔,但是難度卻特別大,首先是塔身的弧線,可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而其余部位所有彎過的牙簽加在一起,也沒有這一個塔身的牙簽數量多。“僅制作他就需要一個人八天的工作量。盡管這樣,我們還丟棄了一個塔身。”小伙伴們也很無奈。

  塔柱分三層,逐層變細,粘好第一層后,每層都圍著上一層來粘,然后在每個交界處圍上三層圈,在圓圈的下方斜形圍上一圈支架,由于支架特別短,需要借助鑷子來輔助粘接。塔柱上有四個小塔,類似側塔,由于縮小了很多,所以制作起來也要困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