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孩子近視率首次出現下降 高中生近視率仍近七成
9日,山東第十九次眼科學學術會議上公布了2014年對全省120萬青少年的視力篩查結果顯示,與2010年相比,山東省在校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下降,下降率為8%至10%。“這是首次出現降低情況,當然近視問題仍不容樂觀。”山東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畢宏生表示,違法違規機構誤導、電子產品以及不當飲食,仍危害青少年視力健康。
【數據首降】建立視覺檔案 近視學生每年檢查2次
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表明:我國小學生視力低下率為40.89%,初中生為67.33%,高中生則高達79.20%。山東省的情況則更加嚴重,根據2013年開展的青少年視力低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省小學生近視患病率近40%,初中近70%,高中生已逾85%。畢宏生說,抽樣調查數據顯示:與2010年相比,山東省在校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下降,下降率為8%-10%。
為防治青少年近視,山東省多部門聯合醫療機構成立青少年視力低下防治中心。“這次詳細的調查數據尚未出來,但從小學到高中,都有所降低。”畢宏生表示,山東為每個青少年提供免費視力篩查并建立視覺檔案,對篩查出來的近視孩子還提供一年兩次檢查和預防指導。
他解釋,近視率出現下降,與綜合性的防治體系相關,關鍵是預防的節點前移,在未出現近視或是假性近視階段就提供預防知識指導。
【仍難樂觀】10個高中生中仍有7個近視
據2014年的數據降幅,高中生近視率從2010年的79.20%降低10%,仍接近七成,也就意味著10個高中生就有7個近視。
“其實城市的高中生近視率更高,相比農村孩子,與電子產品等接觸更多,生活環境中,視線被高樓遮擋,這些都導致近視率更高。”畢宏生解釋,從小學開始,近視率就超過30%,而到了高中,受到多年累積效應,顯然近視率更高。青少年處于生長發育旺盛時期,眼的生理功能和組織結構與其他時期有不同的特點,調節力強,球壁伸展性較大,易受環境不良影響而形成近視眼。
視力低下不僅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和擇業,還可因并發癥導致失明,這已嚴重影響我國下一代的整體健康水平。在畢宏生看來,青少年的視力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問題,同時也是一個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的問題。他舉例,視力低下影響新參軍人員的身體素質,視力標準經歷數次下調。
【影響因素】兩三歲孩子就玩iPad 食物中添生長素
傳統導致青少年近視因素中,包括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游戲,不正確的看書、寫作業姿勢等。但畢宏生發現,近視低齡化正出現新的影響因素。“比如智能手機、iPad平板電腦等都是負面影響,很多家長為不讓孩子哭鬧,把這些電子產品塞給兩三歲的孩子,長時間使用會造成近視的發生。”畢宏生說,對電子設備的依賴和缺乏戶外的體育鍛煉是導致青少年視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當前食品安全問題也是導致孩子視力低下的原因之一,“大家可能覺得我們現在生活這么好,怎么還能缺乏營養呢?”畢宏生解釋,由于當前很多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生長素和添加劑,所以越來越多的孩子個子長得非常快,但在生長快的同時,由于支撐眼球發育的微量元素跟不上,容易導致軸性近視,軸性近視導致眼球營養供應更差,形成惡性循環。
“我們需要正規的視覺矯正和治療體系,遠離一些非法機構和違規醫療器械的宣傳,正確預防近視。”畢宏生說,這也是一個關鍵。他舉例,有一個孩子本身是眼底病變看不清東西,可被非法機構誘導進行視力矯正,導致視力從0.5降到0.1,而經過治療,孩子視力順利恢復到1.0。
目前,全球都在關注青少年視力健康。畢宏生表示,山東正在努力實現世界衛生大會提出的目標。《2014-2019年預防可避免的盲癥和視力損害行動計劃》提出“普遍的眼健康:2014至2019年全球行動計劃”。該計劃是爭取到2019年,將全球可避免的視力損害患病率從2010年的基線值減少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