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國際知名房地產及投資管理服務機構仲量聯行發布其綜合研究報告《中國城市60強》,對中國大陸最重要的60個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調查。報告著力于定位中國新的商業中心,并鑒別構建未來中國城市格局的驅動因素。
據統計,山東共有6個城市躋身60強之列,而從該機構的城市體系劃分看,在超一線、一線及1.5線城市中,山東沒有城市上榜,而濟南和青島上榜二線城市,煙臺、濰坊上榜三線新興城市,而威海和淄博則上榜三線起步型城市。據悉60強并不包括中國最發達的“北上廣深”。
中國城市60強城市排名依據
據了解,該報告的評選出爐綜合了多個因素進行加權模擬,包括GDP、人口、富裕程度、投資、零售額、居民儲蓄、教育基礎設施、土地出讓量和零售商數量等多個變量建立模型,從287個城市中最終篩選出中國城市60強。2015年中國城市體系分為超一線城市、一線城市、1.5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增長型城、三線新興城市、三線起步型城市,而《中國城市60強》并不包括超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
這個體系中,上海和北京作為“超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作為“一線城市”,他們是評出60強的“基準”。在超一線、一線及1.5線1.5線城市中,山東沒有城市上榜,而濟南和青島上榜二線城市,煙臺、濰坊上榜三線新興城市,而威海和淄博則上榜三線起步型城市。

三大因素提升競爭力
對于天津經濟指數位居首位,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天津在各個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國際化步伐日益加快,其有利的城市競爭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受益于“天津自貿區”政策和“京津冀一體化”格局,全市經濟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第二,天津是60強城市中最大的物流地產樞紐,其先進的制造業不斷吸引著外國投資;第三,機場、高鐵、地鐵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天津逐步成為新興的旅游目的地。
仲量聯行全球研究部總監柯志揚表示,中國城市60強是全球最具活力的房地產市場之一。60強城市總人口近3億,高于美國的城市總人口。在過去三年里,中國城市60強的消費階層迅速擴張,年收入超過5000美元的人口數翻了一番,達到1.3億。而中國城市60強的經濟總量約8.6萬億美元,如果將其作為單一經濟體來看,它堪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占全球產出的9%,這些城市在未來10年內,預計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將達15%。
商業地產在城市60強的增長機遇
由于中國的“消費階層”正在快速壯大,國內消費正成為一股前所未有的強大驅動力,推動著中國經濟增長。憑借傳統零售實體店加上電子商務和全渠道零售網絡的快速發展,物流地產將繼續為中國60強城市提供強勁的長期增長機遇。
在零售地產領域,大量購物中心的興建和中國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的迅速接納,零售行業發展進入了嶄新階段。然而,傳統實體零售與全渠道和體驗式零售的互相融合與共同發展,也將為中國零售業開辟一條獨樹一幟的發展道路。
辦公樓方面,隨著中國大型內資企業,如阿里巴巴、華為和騰訊均已到達到需求轉折點,60強城市中的內資企業對甲級辦公樓需求將更為旺盛。其中,1.5線城市因受益于高附加值商業活動的增長,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
酒店方面,新常態對酒店業的沖擊則最為明顯。酒店業在尋求未來增長進行重新定位的同時,還將經歷一段大規模的結構調整期。仲量聯行預計酒店運營體制將更加精簡,并有可能在未來兩至三年內為投資者提供有利的“買入契機”。同時,中檔和經濟型酒店的發展也頗為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