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什么都可放下
倩倩說,那段時間,她真的感覺天都塌下來了,“第一次感覺到絕望是什么意思。”
“其實爸爸一直在身邊安慰我,讓我別害怕,他真的是特別堅強,自己唯一的女兒有可能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了,他卻不停地給我加油打氣,從來沒看到過他怯懦。”倩倩說,爸爸的堅強,對她來說,特別重要。
殘酷的事實讓倩倩當晚一宿沒睡。正月十三,醫生給倩倩做了支氣管鏡,正月十四就轉到了血液科,正月十六開始做化療。第一次化療時間有32天,以前長發及腰的美麗女孩頭發開始掉落。倩倩說,她以前最為驕傲的就是她的頭發,但開始掉發的時候,已經沒有什么感覺了,“如果真的要面對死亡的時候,其他的真的都不重要了。”
得病后,學校有很多同學都給倩倩送來了祝福,希望倩倩能早日康復回到校園跟大家一起學習、生活。
倩倩偷偷地告訴記者,她有一個特別要好的朋友。“她沒有說什么祝福之類的話,但是她卻做了一件事,就是去捐獻骨髓。我問她為什么,她說之前不知道骨髓能救人的命,她去捐獻骨髓就有可能會拯救像我這樣的患者。”倩倩說,其實她很清楚,好朋友的行為是想給倩倩更大的希望活下去。
想要給爸媽留份禮物
在倩倩的允許下,記者看到了她寫的日記,每一篇都有幾百字以上。倩倩的字很漂亮。
“你那么難受,還經常發燒,為什么還要寫那么多日記。”記者問。倩倩說,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想給爸媽留下份禮物。
“其實,在治療的這段時間,我有很多話想說,但是有些話沒辦法說給爸媽,說了他們的壓力會更大,所以寫日記就成了一個很好的記錄自己的方式。”倩倩說,雖然她的病還有希望,但是她知道概率不會特別大。
“我不想等我走的那天,給爸媽留不下一點東西。記錄我們一起度過的這段時間,也許是我能給他們最好的東西。”跟記者說的這些話,也是倩倩第一次當著媽媽的面說出來。倩倩媽媽怕在記者面前失控,偷偷地去了病房的走廊。
醫生說,如果倩倩的骨髓移植能成功,只要幾年不復發,超過十年以上,倩倩就可以完全正常。“但是我這個類型很難治療,我知道希望不大。”倩倩說,她喜歡跟護士姐姐聊天,“有一次我跟一個護士姐姐說,等我康復了要來這兒工作,因為我能了解這些病人的痛苦。”(于洋 姜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