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兩年共查違反八項規定問題6333起 處分2199人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兩年來,山東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格監督執紀問責,確保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據統計,截至目前,該省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6333起,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199人。
11月24日傍晚,在東營市某學校門口,“四風”暗訪組工作人員仔細查看接學生的車輛中有無公車。
東營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岳德川告訴記者:“市里有3個常態化暗訪組負責不定期監督檢查,還有7個臨時暗訪組會在節假日開展檢查。”
今年以來,山東省、市、縣三級緊扣重要時間節點,組成2663個檢查組對“四風”問題開展明察暗訪。其中,省紀委先后組織13輪集中檢查和暗訪,發現問題線索519條。
對發現的“四風”問題,山東省紀委堅持快查快辦,要求做到“五個不放過”,即:有了線索不調查不放過,處理不到位不放過,典型問題不通報不放過,通報后不曝光不放過,該由個人承擔的費用不退還不放過。
今年7月7日14時,聊城市紀委接到電話舉報稱:冠縣一派出所所長中午喝酒后正往單位趕。14時50分,市、縣紀委工作人員便到達該派出所,在經過調取監控錄像、進行酒精測試后,那名被舉報的所長當場承認了接受宴請和工作日午間飲酒的事實。7月19日,聊城市冠縣縣委作出處理決定,撤銷主要當事人派出所所長職務,調出公安隊伍;對涉及的其他公職人員也分別作出黨紀政紀處分;處理情況在全縣通報曝光。
“對‘四風’問題的查處,不僅要快查快辦,而且要通報曝光典型問題,形成震懾。”聊城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張寶泉表示。
10月11日,煙臺市紀委通報13起典型問題;10月16日,青島市紀委通報10起典型問題;10月20日,菏澤市紀委通報7起典型問題……在這個月里,先后有7個市共點名道姓通報了52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問題。
山東省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通報密度之大、頻率之高,在前幾年是不可想象的。”密集的曝光,不僅讓違規違紀人員心驚膽戰,也讓“圍觀者”真正感受到“鐵八條”的威力。據統計,去年以來,山東省紀委分8批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典型問題58起,各市通報曝光問題442起。其中,有10名廳級干部、42名處級干部因涉及違規使用車輛和安排公款送節禮、聚餐飲酒等問題,分別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期間,山東省查處公款吃喝問題67起,給予黨紀政紀處分62人;查處收送節禮問題44起,處分31人;查處涉及“庸、懶、散、拖”問題直接責任人3441人,問責相關領導984人,處分937人;查處在項目審批、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等工作中暗箱操作、權力尋租問題78起,處分53人。
在點對點執紀的基礎上,山東省紀檢監察機關還注重以點帶面,針對同一類問題加大查處力度。通過查處臨沂高新區組織部部長使用假車牌照逃避監督的問題,督促公安機關集中清理收繳假車牌930副;通過查處領導干部違規多占住房的問題,推動全省各地開展清退治理工作。
“四風”問題是長期形成的痼疾頑癥,干部群眾最擔心的就是反彈。山東省堅持嚴格責任追究和構建長效機制并重,堅持不懈把糾正“四風”這篇文章做深、做細、做實。
山東全省因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受處分的縣處級以上干部中,14%屬于管理監督失職而被追究問責。為此,省紀委主要負責同志分別約談了17個市的市委書記和市長,省紀委常委與105名廳局級黨政正職進行了廉政談話,提出整改要求。
按照有關要求,山東各地堅持什么問題突出,就針對什么問題建章立制。
如今,在菏澤市,黨員干部都知道,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不能通知親屬以外的人員參加,不能使用公車,酒席總數不能超過10桌,因為這是該市出臺的《規范管理公務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暫行辦法》里劃出的“硬杠杠”。棗莊、淄博、煙臺、濟寧等市也對操辦婚喪嫁娶事宜邀請對象范圍、收受禮金禮品等作出具體規范。
對于“三公”經費管理使用問題,山東省有序推進預決算公開工作,2014年8月29日向社會公布了2013年度省本級“三公”經費決算總額。截至10月底,全省已有14個市、67個縣(市、區)公開了2013年度本級部門決算和“三公”經費決算。
對于公車管理問題,濟南、泰安、萊蕪、臨沂等市推行節日期間公車定點集中封存制度;章丘市建立公車特殊標識制度,安裝衛星定位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