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0月8日訊 從綠皮車到紅皮車再到白皮高鐵動車組,20年來,隨著車輛裝備水平的不斷提升,鐵路有了一個又一個新的跨越,如今走進了鐵路“追風”時代的我們,坐火車已經變成了一種享受。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報道,青榮城際鐵路是山東第一條區域城際高速鐵路,通車后,只用三個小時左右就能從濟南跑到威海。可是在二十年前,山東境內鐵路客運主要靠膠濟線和京九鐵路,清一色綠皮車,時速還不到100公里。今天這樣的速度,是當年想也想不到的。在鐵路上干了幾十年的工作人員高蓉告訴記者,多年前濟南到北京是7-8小時,使用的是22型綠皮車,夏天車廂里面特別悶熱,乘務員送一趟水,掃一遍地身上都濕透了。
1997年,濟南鐵路局開出了濟南到北京的全國第一趟朝發夕歸列車,車上有了空調,運行時間也縮短到了6小時以內,這是鐵路第一次大提速。在這之后的幾年間,鐵路不斷提速。到2007年4月第六次提速的時候,時速200公里的動車組出現在了膠濟線上,四年后,京滬高鐵開通,坐火車旅行終于邁入了時速300公里的“高速時代”。
隨后記者來到濟南火車站,二十年來雖然規模不曾變化,但現在卻是成了山東高鐵動車中心樞紐。鐵路從這里延伸出去,往西是京滬高鐵濟南西站,往南去是泰安站,往東延伸,連接著膠濟客專,還有即將開工建設的濟青高鐵。
已經進入開工倒計時的濟青高鐵,設計時速達350公里,從濟南一小時就能到青島,通過青榮鐵路,2小時左右就能到威海。再過幾年,鐵路將把整個山東變成以濟南、青島為中心的3小時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