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1月4日訊 11月1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今后一個時期,全省要特別重視發展信息、物流、教育、研發、文化、旅游、養老、醫療、金融以及各種商務服務等行業和領域。把更多的政府資源用于公共服務,引導社會各類資源投入服務業。
服務業是我省經濟發展的"短板"
近年來,山東省服務業取得長足發展,規模和質量同步提升,但總體上看,服務業仍是我省經濟發展的"短板",總量規模偏小、結構層次不優、創業創新活力不足、市場競爭力不強。2012年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0%,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6個百分點,與山東經濟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稱。
山東省服務業發展滯后,存在著多方面深層次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相比,我省城鎮化和信息化進展滯后;二是作為歷史文化大省,"重農輕商"、"重工輕商"和"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影響深遠;三是多數服務業領域改革落后于農業和工業領域,特別是帶有壟斷性質的部門和行業仍然保持著計劃經濟時期的行政色彩,國有事業單位改革任務艱巨;四是相對于農業、工業、建筑業的國際化水平,我省大部分服務業較為封閉、管理落后、競爭力弱;五是各級政府部門對服務業的研究、規劃、指導相對薄弱,財政資源還有相當大比例沒有用于公共服務領域,產業結構調整基金用于服務業的比重也明顯偏低。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清我省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根源,切實提高加快發展服務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電、氣、水、熱與工業同價
意見指出,將嚴格執行服務業用電、用氣、用水、用熱與工業同價政策。進一步完善峰谷分時電價政策,110千伏安以下的商場、超市、餐飲、賓館、冷庫等無法避峰用電的企業,不再納入執行峰谷分時電價范圍,并分步實施到位。城鄉社區居民委員會的工作場所及非經營公益服務設施,養老機構等社會福利場所的生活服務設施,學校教學設施和學生生活服務設施,城鄉居民住宅小區公共場所非經營性服務設施,用電價格執行居民電價的非居民用戶價格;用水、用氣、用熱價格執行當地居民價格。
除了調整價格政策,山東省還將拓寬服務業的融資渠道。擴大服務業企業貸款抵(質)押品范圍,積極推進知識產權、股權、特許經營權、應收賬款、收費權、動產等抵(質)押貸款業務。加快發展消費金融業務,滿足教育、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領域的信貸需求,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積極發展供應鏈融資、物流融資、網絡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 服務業企業集團設立財務公司。提高服務業企業在上市后備資源庫中的比重。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進行融資。 通過獎勵、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引導融資性擔保公司健康發展。
2020年將占主導地位
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山東省服務業總量顯著擴大,就業容量明顯增加,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開放水平全面提高,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總體發展規模、質量和層次與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要求相適應;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0%左右,基本形成服務業占主導地位的經濟結構。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山東省各類政府產業扶持和結構調整資金將主要投向服務業,一般不再投入競爭性工業領域。各級政府在本級財政預算內設立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在擴大2014年省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規模的基礎上,今后逐步增加。引導資金重點支持服務業關鍵環節和新興領域發展,通過貼息、 補助和獎勵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發揮政府資金"四兩撥千斤"的示范帶動作用。
不僅如此,各地要調整城鎮用地結構,擴大服務業用地供給,提高服務業建設用地比例。鼓勵各市探索扶持性的供地政策,支持對地方經濟帶動作用大的現代服務業和惠及民生的旅游、養老等服務業項目建設。在工業園區內建設的物流、研發和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項目,可參照執行工業用地政策。逐年提高服務業項目數量在省市重點建設項目中的比重。對省級服務業載體項目用地,各級政府在新增用地指標方面予以重點支持。
下面是意見全文: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魯政發〔2013〕25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加快促進服務業發展,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更新觀念,突出重點
1.進一步提高認識。服務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服務業,對于穩增長、調結構、擴內需、增就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是打造山東經濟升級版、推動長期健康發展的新引擎。近年來,我省服務業取得長足發展,規模和質量同步提升,為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總體上看,服務業仍是我省經濟發展的"短板",總量規模偏小、結構層次不優、創業創新活力不足、市場競爭力不強。2012年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0%,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6個百分點,與山東經濟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稱。
我省服務業發展滯后,存在著多方面深層次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相比,我省城鎮化和信息化進展滯后;二是作為歷史文化大省,"重農輕商"、"重工輕商"和"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影響深遠;三是多數服務業領域改革落后于農業和工業領域,特別是帶有壟斷性質的部門和行業仍然保持著計劃經濟時期的行政色彩,國有事業單位改革任務艱巨;四是相對于農業、工業、建筑業的國際化水平,我省大部分服務業較為封閉、管理落后、競爭力弱;五是各級政府部門對服務業的研究、規劃、指導相對薄弱,財政資源還有相當大比例沒有用于公共服務領域,產業結構調整基金用于服務業的比重也明顯偏低。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清我省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根源,切實提高加快發展服務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2.明確指導思想。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切實把服務業放到轉方式調結構的戰略重點位置;進一步整合力量、加大扶持,集聚各類資源向服務業傾斜;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效能,創造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打破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進一步加強引導、激發活力,充分調動基層和群眾的聰明才智和創業積極性,推動服務業全面進步。
3.突出發展重點。從總體上看,我省所有服務業領域都存在著供不應求問題,蘊藏著巨大發展潛力,都需要加快發展步伐。從相互關聯和帶動作用考慮,今后一個時期,全省要特別重視發展信息、物流、教育、研發、文化、旅游、養老、醫療、金融以及各種商務服務等行業和領域。堅持分類指導,加大財政投入,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開發多層次市場,促進服務業消費,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價值。加快發展公共服務業,扶持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提升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各地要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合理確定發展重點,不斷增創服務業發展新優勢。
4.確定發展目標。力爭到2020年,服務業總量顯著擴大,就業容量明顯增加,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開放水平全面提高,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總體發展規模、質量和層次與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要求相適應;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0%左右,基本形成服務業占主導地位的經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