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二居民認為房價偏高
中國人民銀行18日發布的三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指出,當前67.6%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高,難以接受”,比二季度增加0.9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有30.3%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可以接受”,2.1%的居民認為“令人滿意”。其中一線城市居民中認為“房價過高”的比例為77%,居民高房價的感受強于二、三線城市。
對下季房價,35.8%的居民預期“上漲”,45.2%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6.5%的居民預期“下降”。未來3個月內準備出手購房的居民占比為13.2%,較上季回落0.8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占46.2%,與上季持平;傾向于“更多消費”的居民占17.5%,較上季回落 0.6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投資”的居民占36.3%,較上季上升0.6個百分點。
一二線城市忙調控三四線城市悄松綁
房價變動的巨大差異也讓樓市政策出現新動向,整體表現為:一二線城市收緊,三四線城市松動。
在政策收緊的城市中,北京首當其沖,南京、鄭州則緊隨其后。
作為全國樓市的重要風向標,北京房價已經連續數月保持著同比接近20%的高增長,環比增速也始終未見明顯下降。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推出“限房價、競地價”的措施,同時進一步收緊房地產預售審批,對開發企業的銷售價格進行直接干預。
北京之外,南京出臺政策,明確國企退出商品房開發領域時間表;鄭州則進一步收緊限購政策,明確要求不滿20歲的單身人員暫停買房。
與政策收緊的一二線城市相比,為樓市松綁的城市數量更多:
房價連續數月環比下跌的溫州率先微調了自己的限購政策,將2011年初開始執行的本地戶籍家庭只能新購買一套住房的限制放寬為兩套。
除此之外,蕪湖、舟山等不少三線城市也都或明或暗的調整著已經出臺的房地產限制措施,為減少庫存、重啟樓市做著鋪墊。
限購限貸仍會持續房產稅將唱重頭戲
在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看來,中國樓市已經出現了事實上的冰火兩重天:一二線城市量價爆發式上漲,而三四線城市則出現了庫存積壓、賣地難。
張大偉表示,在當下情況下,各地房地產政策也將呈現兩極分化,過熱的區域可能會出臺收緊的舉措,而房市冷清的區域可能會出臺扶持性的政策。一二線城市在年底前依然可能會有收緊政策的可能性,但很難抑制市場繼續上行。而三四線,包括溫州等城市,雖然會扶持樓市,但因為需求不多,而庫存積壓,很難有效地解決擺在自己眼前的問題。
回顧過去的大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近三成,重點城市土地市場供應與成交上漲近一倍,而二手房價指數也一路上揚,標桿房企業績喜人、拿地積極。主流房企的銷售業績平均漲幅均超三成。
盡管“限購、限貸”等大力度措施短期內不會退出,但是總體而言房地產市場政策已經趨于平穩,“管理預期”成為新的提法,房產稅等長效機制或將成為未來房地產市場政策的主要工具。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