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7月7日訊 據(jù)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公共頻道《今日報道》報道,為推進縣(市)區(qū)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日前濟南市教育局出臺政策,自2013年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2016年中考時實施,“將普通高中學校招生計劃全部分配到初中學校”,具體細則屆時將依據(jù)國家政策和濟南市實際另行制定。
這一句話,被認為是控制擇校的又一重拳,也引發(fā)諸多省城家長的諸多思考。又到一年一度的招生季節(jié),小學到底“擇校”還是“不擇”,“擇了校”的學生是否受影響,一系列問題引發(fā)熱議。
眾多擇校生的出現(xiàn),正是說明了現(xiàn)階段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教育部門應在這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山東建筑大學教授鄧相超認為要真正從根本上解決擇校這個問題的話,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是如何教育資源如何均衡配置的問題,做到了均衡配置,像這一系列問題就不會再出現(xiàn)了。
教育界人士表示,高中招生計劃全分配,可能會有大量中上游或中游分數(shù)的學生因爭不上名額,流入二類高中,“尖子生”之間的競爭就更激烈了。
濟南中考改革的目的是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化,實現(xiàn)教育的公平化。既然“將普通高中學校招生計劃全部分配到初中學校”這句話引來如此多的熱議,建議濟南教育部門盡快將政策明細化。
鄧相超說:“濟南中考改革有這方面的力度,是值得肯定的,希望教育主管部門能夠盡快出臺相關的細則,尤其是這個指標生的分配名額的標準,盡快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