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黃茶,綠茶,白茶,青茶,黑茶。那么六種不同的茶葉,有哪些不同的功效作用呢?
一、紅茶
紅茶是在綠茶的基礎上經發酵創制而成的。以適宜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工萎凋、揉捻(切)、發酵、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紅茶的種類較多,產地較廣,按照加工的方法與出品的茶形,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工夫紅茶、小種紅茶和紅碎茶。
工夫紅茶是中國特有的紅茶,比如祁門工夫、滇紅工夫等等。其工夫兩字有雙重含義,一是指加工的時候較別種紅茶下的工夫更多,二是沖泡的時候要用充裕的時間慢慢品味。
小種紅茶是福建省的特產,有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之分。正山小種產于1000米以上的高山,如今那里已經實行了原產地保護。正山小種又可分為東方口味和歐洲口味,東方口味講究的是松煙香,桂圓湯,歐洲口味的松香味則更濃郁,比較適合配薰魚和薰肉。
紅碎茶可是國際茶葉市場的大宗產品,用紅碎茶通過機器加工即成國際CTC紅茶,這種茶最適合做調味茶、冰紅茶和奶茶。
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腫,并強壯心臟功能。預防疾病方面:紅茶的抗菌力強,用紅茶漱口可防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預防蛀牙與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與高血壓。美國心臟學會曾經得出紅茶是“富含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的黃酮類化合物的飲料之一,能夠使心肌梗塞的發病率降低”的結論。
二、黃茶
黃茶是一種與綠茶的加工工藝略有不同的茶,多了一道燜堆渥黃工序。燜堆后,葉已變黃,再經干燥制成,黃茶浸泡后是黃湯黃葉。黃茶是我國特產,其按鮮葉老嫩又分為黃小茶和黃大茶。如蒙頂黃芽、君山銀針、溈山毛尖、平陽黃湯等均屬黃小茶;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所產的一些黃茶則為黃大茶。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葉黃湯”。湖南岳陽為中國黃茶之鄉。
黃茶是漚茶,在漚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消化酶,對脾胃最有好處,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懶動肥胖、都可飲而化之。而溫州黃湯能更好發揮黃茶原茶的功能,溫州黃湯更能穿入脂肪細胞,使脂肪細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復代謝功能,將脂肪化除。
黃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維生素等豐富營養物質,對防治食道癌有明顯功效。此外,黃茶鮮葉中天然物質保留有85%以上,而這些物質對防癌、抗癌、殺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葉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