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華、于正
瓊瑤和于正的“法庭見”還沒見真章,一早起來又看到桐華和于正含沙射影打嘴仗,主題還是關于“抄襲”。
事情大約是這樣的,前日,桐華在微博率先公布了自己新劇項目的劇作理念和人物小傳,題材是“軍校+制服+時尚”。隨后,昨日上午于正發了一條微博,為自己的新劇提前熱身,題材是“民國+熱血+軍校”。兩人也不約而同曬軍校制服海報。而于正方面的網絡作家瀟湘冬兒隨后也發文,“里面的內容到時候大家一看就會知道那是我的東西……有時候搶先說話不代表什么,只是想據為己有。”于正第一時間轉發支持。
這下惹火了自言“君子絕交,不出惡語”的桐華,“我聽說某位很善于包裝畫面的制片人得知軍校、制服、時尚的概念后,愛不釋手到要立即‘借鑒’過去,因為貪婪,竟然不惜把自己早就寫好的一部劇硬塞到軍校制服時尚這個概念里,趕在九月之前開機。所以,我只能提前公布。”“但竟然借鑒完了,還四處去說我抄襲他。你貪婪到瘋了嗎?”“某人對外說我抄襲他,因為他前兩天公布要做軍校題材,所以我一夜之間寫出東西,搶先公布……對不起,我還真沒這個能力和才華兩三夜就寫出那個人物小傳,這是編劇老師們幾個月的努力!”“謝謝大家允許我被郁悶到極點后發作了一次。如果某人再在外面說我“借鑒”、“抄襲”你,誹謗攻擊我,咱們就法庭見。從我第一部作品開始,把所有作品里面被借鑒和抄襲的都攤開來,咱們讓律師好好辯論一下,我是多么喜歡抄襲你!”
“我是多么喜歡抄襲你!”看完兩位名編劇的隔空對掐,我大約就只記得桐華這句極具反諷和喜感的話兒了。不是當事人,不知個中曲折,心里也因此不會下孰對孰錯的判斷。就本人感覺而言,影視題材撞車甚至扎堆,那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了,比如流行穿越時,一股腦兒都是穿越,而且恰巧都是現代女人穿越到古代宮廷,上演一段轟轟烈烈、舍生忘死的情愛故事,但怎么看,趣味性都不如帥哥古天樂演的穿越題材劇集《尋秦記》。又比如那會《亮劍》、《潛伏》紅火之后,相關劇集扎堆涌來。所以,題材撞車之下,比的就是誰質量更精良故事更動人。觀眾眼睛也不是瞎的,只要不是人物線索、角色設置以及故事橋段一模一樣的,不到瓊瑤的《梅花烙》和于正的《宮鎖連城》那地步,誰也不會說誰抄襲誰。
想起很多很多年前,桐華和于正交好的故事,那時桐華為于正《大清后宮》寫序,云,“于正對我的信任令我十分感動”、“他是用自己的感情燃燒著寫出來的文字”、“總而言之,他是一個極其‘真’的人,和他交往,簡單舒服,他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對喜歡的人與事不吝嗇贊美,對不喜歡的人與事也絕不諱言。 ”想必那時兩人交情是極好的。我一度也以為兩人聯手炒作各自的新劇,來個雙贏。不過再細看桐華所言,“這次把我逼到這一步,自己都沒想到。但他認為我是一貫的溫和好欺負,那他也錯了,估計因為年少時光沒借鑒價值,他沒研究過那本書,還真不了解我。”只能感嘆一句,文人哪!!!(以下感言省略一萬字),哈哈。
想起小時候學習語文寫作,老師都會教我們,作文從模仿、借鑒開始,把優美的語句、感人的橋段熟讀于心,下筆便有如神助。小學五年級,第一次被語文老師表揚的一篇文章,是關于春游,還記得文中那句“青青的樹似乎在向我招手,燦爛心情如流光溢彩的琉璃瓦。”現在看起來都覺得有點想笑,想必是那時背誦多了游玩的文章。我自認缺少靈氣,匠氣倒有的是,即便寫鬼故事,也就只能把自己嚇倒罷了。
曾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