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捐助儀式舉行
關愛“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捐助儀式舉行
關愛“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捐助儀式舉行
關愛“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捐助儀式舉行
關愛“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捐助儀式舉行
關愛“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捐助儀式舉行
關愛“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捐助儀式舉行
關愛“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捐助儀式舉行
關愛“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捐助儀式舉行
今天上午,在山東電視臺演播大廳,來自煙臺、濱州等全省各地的六位貧困PKU患者家屬代表,分別收到了一萬元的愛心善款。同時,“山東PKU患者互助聯盟”也正式啟動,這標志著山東的PKU患者有了屬于他們自己的愛心空間,可以在這里互相幫助共度難關。
幫辦接觸罕見病苯丙酮尿癥
4月中旬,《生活幫》幫辦在采訪過程中,遇到一個叫明明的男孩,他今年12歲,看似和其它同齡孩子一樣健康活潑,其實明明的生命非常脆弱,他必須每8個小時準時服藥一次。明明患上了一種叫做苯丙酮尿癥的罕見病,簡稱PKU,這種病的發病率為一萬一千分之一,如果能堅持治療,明明將與其它孩子沒什么區別,否則隨著年齡的增大,將變為智殘、腦癱,甚至死亡。母親劉佳瑞不希望這樣的悲劇在明明身上發生。她在快餐店打工,一天干十四個小時,拼盡全力賺錢,但相對于兒子5000元的治療費用,仍舊是杯水車薪。
和明明一樣,全省至少有6000名PKU患兒,而這背后是6000多個身心疲憊的家庭。PKU給這些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除了沉重的經濟壓力,最讓他們感到絕望的還是無形的精神負擔。因為擔心別人異樣的眼光,PKU患兒的父母不敢向別人提起孩子的疾病,也不敢面對幫辦的鏡頭,更不敢想象孩子的未來。在承受別人異樣眼光的同時,父母們還要面對孩子的抱怨與不理解。PKU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患兒父母的心頭,他們渴望獲得救助,又小心翼翼的隱藏著自己。
《生活幫》發起八周年特別公益行動
“關愛從了解開始”,通過《生活幫》的報道,PKU這一罕見病群體開始走進更多觀眾的視野。最近一個月以內,煙臺、濟南兩地近百個PKU家庭分別舉辦了聯誼會,他們相互傾訴、相互鼓勵也相互安慰。更多的患兒父母開始勇敢地面對鏡頭。隨著報道的深入,許多熱心觀眾希望對孩子提供幫助;有觀眾直接將捐款送到了患兒的家里;濟南一群書畫家專門為孩子舉辦了精品義賣活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親自到PKU患者家庭進行調研,并結對幫扶。為了響應《生活幫》的號召,樂拍專門舉行了一場愛心銷售活動,僅用一天的時間,就為全省的PKU患兒籌集了十萬元的善款。山東嘉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還專門為PKU患者們設計制作了一個網站“山東PKU患者互助聯盟”,全省的PKU患者可以自由的交流信息求助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