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白蘭度
詹姆斯-迪恩
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詹姆斯-迪恩James Byron Dean――全球偶像
1953年,馬龍-白蘭度出演電影《飛車黨(The WildOne)》,影片因為精準的刻畫了當時美國青年乖戾、陰郁、好斗和渴望得到社會認同的心理,被認為是“喊出了美國青年一代的心聲”。馬龍 白蘭度駕駛機車的浪子造型兇猛狂放、咄咄逼人,周身躁動著桀驁難馴的鋒芒,也開創了一代風氣之先。片中跟隨主人公的牛仔褲也同摩托車、電吉他、嬉皮風格一起被烙上了叛逆的標記。坐騎從馬變成了摩托車,被壓抑的本性的畸形釋放變成了叛逆,變化的時代把英雄的著裝變成了個性強烈的“反英雄”格調。但無論如何的叛逆乖張,牛仔褲造型都成為了年輕人模仿的榜樣。
20世紀50年代,美國文化借著好萊塢電影的強勁勢頭席卷全球,一代影帝詹姆斯 迪恩在《無端的反抗》一片中身穿牛仔褲在銀幕中登場,這個形象被譽為“全世界少女的夢中情人”。影片在1955 年上映,正值詹姆斯 迪恩車禍身亡之后不久,這讓影片和迪恩的銀幕形象都獲得了意外的成功。
埃爾維斯-普雷斯利 Elvis Presley――無法壓抑的反叛和釋放
“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
1954 年,“貓王”埃爾維斯 普雷斯利的音樂開始風靡世界。他的音樂超越了種族以及文化的疆界,將鄉村音樂、布魯斯音樂以及山地搖滾樂融會貫通,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的獨特曲風,強烈地震撼了當時的流行樂壇,并讓搖滾樂開始如同旋風一般橫掃了世界樂壇。“貓王 (TheHillbilly Cat) ”,這個綽號是狂熱的美國南方歌迷呼喚他的方式。20 世紀50 年代,“貓王”的“飛機頭”和華麗的舞臺服裝至今都是模仿者效仿的重點。而當時貓王穿著牛仔褲在舞臺上扭屁股的情景,你絕對想不到激起了社會上怎樣的軒然大波。年輕的小孩們認為酷極了,而政府勒令電臺封殺他的節目,燒毀他的唱片,認為他的演出“極其低級下流”。就如同當年搖滾樂遭禁的情形一樣,這種保守意識操控下的圍堵從來沒有成功封鎖住人們回應內心渴望的力量。而牛仔褲似乎被賦予了自由、釋放的全新意義,成為反叛傳統的“武器”。